之前和盧卡斯的討價還價,費恩為自己的隊伍爭取到了12套外骨骼裝甲。按照之前的配比的話,兩個縱隊的魔導士,每個大隊平攤也不足兩套裝甲。為了保證戰鬥力,盧卡斯是打算給一些小隊全員配裝外骨骼裝甲,然後再分散到各個大隊裡去,沒有配裝到的也沒有辦法。
可現在費恩一次性就要走了12套,可以說一旦列裝,費恩所在的隊伍將是最具有戰鬥力的了。所說外骨骼裝甲數量多,但是這是新東西,現在的魔導士還沒有實際操作過這東西,肯定是需要適應的。
大隊的滿員編制是六十四人,但是現在第十九大隊能報道的,加上新兵只有五十七人。除開新兵只餘有三個中隊的熟手,顯然是遠遠達不到戰時標準的,而且對於這些訓練欠佳的新兵怎麼安排也是一個問題。
為此,費恩決定對自己的隊伍編制進行大的調整。原有的隊伍編制全部打亂,以裝備了外骨骼裝甲的魔導士為主要戰力。雖然還沒有見識到新型裝甲的威力,但是費恩始終相信在這場戰爭中,裝備了外骨骼裝甲的魔導士一定會成為戰場上的主力。
參考某大國經典的三三制戰鬥編制,費恩將十二套裝甲全部發放給有經驗的魔導士,各四名魔導士組成一個突擊小隊。每個突擊小隊再配備同樣數量的兩個魔導士小隊。三個小隊形成一個完整的戰鬥單位。剩下則被費恩劃為了普通作戰單位,主要任務就是對主力戰鬥單位進行協助。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費恩便組織所有的隊員開始適應新的作戰編制,以及熟悉新型的外骨骼裝甲。
出發的當天,費恩帶領著新的隊伍開始向著邊境開始移動。由於戰爭形勢的發展還沒有完全脫離總參謀部的預測。使得先遣部隊能有時間從容地安排進軍的時間,畢竟魔導士部隊只是作為先遣部隊,還需要等待步兵部隊的跟進。
由於人數的限制,以及隨行的還有其他的普通部隊。所以這次的行軍走的是陸路。這也給了費恩更多的時間,在路上費恩要求所有的隊員不得停止對於新編隊和新型裝備的熟悉。特別是那幾個新兵,在一路上還要接受老兵們的各種“刁難”。
儘管隊伍中有少許的抱怨,但是效果還是十分顯著的。由於費恩本身對於新型裝備的熟悉程度就很高,使得其所率領的隊伍第一個就完全掌握了新型外骨骼裝甲的使用。而新兵們在老兵的各種“刁難”下也迅速地成長了起來。
等到達邊境新的駐地時,第十九大隊已經基本完成了隊伍的重組和形成了基本的戰鬥能力。各小隊成員之間也從陌生到熟悉。費恩十分慶幸自己所在隊伍的這種狀態,這也和之前他向盧卡斯要求有關。
費恩很清楚他所帶領的隊伍是臨時拼湊而來的,那麼最為重要的便是團結。為了儘快能團結隊伍,他向盧卡斯要求其所在隊伍的成員必須是完全是從各個地方調來的,同一部隊調來的不得超過三人。
這些被完全打亂了編制補充進來的人,由於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隊友,服從最高長官的命令就成為了他們唯一的共同點。
索拉貝託是諾曼的邊境小鎮,從這裡可以直接透過陸路進入到奧倫境內。在它的東南方向300公里的地方就是奧倫帝國的臨時首都佈列孜克。
因為庫特曼及艾爾巴利亞的進攻態勢迅猛,很快就翻閱了阿里夫特橫斷山脈,威逼奧倫首都賽格勒。為了保證政府的有效運轉和隨之而來的戰爭威脅,奧倫帝國將政府移到了現在的佈列孜克。當然這裡面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斯圖亞特皇后。
稍作休整,集結起來的20多萬的先遣支援部隊便開始向著奧倫境內進發。沿途都有奧倫的補給部隊給與相應的補給,讓費恩感覺這好像是在自己國內作戰一樣。雖然軍隊沿途都沒有進入城市,但是經常會有奧倫市民聚眾出城來觀看諾曼軍隊。
“少校!剛剛那個少女可是在給你拋媚眼呢。”
隨著這段時間的相處,文迪的膽子開始大了起來,時不時還會開一些費恩的玩笑。而費恩對於這樣的行為一般都不會在意,只要不過分,不觸及到他的底線就行。戰前的輕鬆氛圍能很好地緩解戰士們的緊張情緒,當然這是以不影響軍隊士氣為前提的。
“我覺得她更像是向你拋媚眼,你可以去留一個聯絡方式,等回程的時候去找一下對方也沒有什麼不好。”
費恩附和著,同時也觀察著逐漸臉色變紅的文迪。雖然年齡比費恩要大一些,但是文迪青澀的表現,讓費恩斷定這傢伙還是一個未經人事的雛鳥。時不時取笑一下對方,也能給這枯燥的行軍生活增添一絲歡樂。
文迪木訥靦腆的反應引得周圍人盡情地調侃,氛圍變得熱烈起來。
費恩巧妙地給他家找了一個有趣的情緒宣洩口,轉過頭來的費恩臉上反而有一種凝重。
行進車隊兩邊的歡迎人群中到底都隱藏著什麼樣的人,沒人知道。但是費恩肯定這裡面一定是有著敵人的探子存在,己方這邊的行軍路線和相關情況應該已經被對方所探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