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就是麥葉變黃的那一刻。
各省、府、縣的糧價便應聲大跌。
縉紳們看著自家早已堆滿溢位的糧倉,面色無不愈發陰鷙。
朝廷執意變法。
那就怨不得我們再逼出一個朱重八了。
“十日前一石糧還能賣十一錢,今日怎的只剩六錢了?”
“要麼說咱大明朝日子好呢,糧食就是這麼便宜,都是聖上之功啊!”
“……”
城中的百姓自然是欣喜不已。
只不過京城外的佃農卻沒有那般好運了。
婚期將近的陳虎推著獨輪車帶著自家從牙縫裡擠出來的糧站在村中地主的家門外,恍惚許久。
“四錢銀子一石,今兒個是這個價,趕明兒可就不知道了。”
毗鄰京師,託唱報館的緣故,不少農戶也知曉了朝廷鞭法要收銀子。
今日省一頓,明日省一碗,這才從牙縫裡摳出來了幾斤糧。
當他們推著糧食來到地主家外時,聽到的卻是糧價跌甚一日的聲音。
“咋不直接明搶?!”
“愛賣不賣,實話告訴你們,過些時日,等夏麥下來,這價還得更低!”
陳虎鼓著腮幫子扭頭便推著獨輪車離開了地主家。
因為這裡毗鄰京師,終究是比旁的地方要強一些,直接進城,少一批中間商賺差價,多少還會好些。
京師城門口,五城兵馬司的軍士低著頭擺手道:“進去吧,這點糧不課稅。”
“頭兒,這糧為啥不課稅?”
“就因為這時節百姓能拿進城賣的糧,都是過年都沒捨得吃的糧。”
“就因為他們賣了這糧得的銀錢,最後還是為了繳朝廷的田賦。”
巡城御史們不約而同的默許了守城兵丁的這種行為。
貴人們恨不得這些百姓直接推著小車把糧賣到紫禁城裡。
只不過這一幕在五城兵馬司的軍士們眼裡,卻又是一幅畫面。
這車上裝的不是一麻袋一麻袋的糧。
而是城外農戶心中的怨氣。
京師尚且如此。
天下又能有幾個京師。
更多的農戶還是將糧食存回了家中,但凡是上了些年紀的老農都能清楚的感覺到,一場圍繞他們家中這點餘糧的狩獵又開始了。
——
“穀賤傷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