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你家人管這個叫地圖……?”
“克終,你這便不懂了,全城沒有一人知曉我顧家有此圖,縱然是知曉了得了去,他們也看不懂,這是惠山,這是東蠡湖,再往西,這兒,太湖……各處田地的蠶桑漁耕,全都清清楚楚。”
見寧玦實在看不懂,顧可學隨手將圖收了起來。
“總之,沒有這張圖,朝廷想厘無錫的田,兩年也厘不完。”
“那有了這張圖呢?”
顧可學冷哼一聲,而後道:“今年應天秋闈入闈之前,老夫能把無錫翻個底朝天!”
次日清晨時分,一支二百餘宗親組成的馬隊便在無錫街頭現身。
而在隊伍的鄭重,騎在馬上的寧玦身後跟著一個略顯秀氣的隨扈,而在寧玦的身旁則是一頂女人搭乘的四抬小轎。
一行人浩浩蕩蕩直入無錫縣衙。
“閒雜人等,統統離開縣衙!”
“放肆!這是本官的衙署。”
不待縣令說完,騎在馬上的寧玦便望著無錫縣令笑道:“現在不是了。”
“你!”
不待縣令說完,兩名奉國中尉便直接上前將那縣令“請”了出去。
待所有人都相繼退去,望著四下無人的後衙,寧玦這才對著身旁的小轎輕聲道:“老先生,沒人了,下轎吧。”
——
金陵,鶴鳴樓。
一個風塵僕僕的家丁手忙腳亂的跑進酒樓。
“老爺,無錫生大事了!”
“何事驚慌?”
“老夫人的轎子被都察院的人封了,無錫已然開始厘田了!”
賬臺上,鄒望不敢置信的抬頭問道。
“那他顧可學就沒攔著?”
“顧家的田不到一天就厘完了,現在那些皇親們已然奔著咱們家的地去了,厘的都是城西的肥田啊!”
只見鄒望手中算盤“嘩啦”一聲落地,算盤珠子滾得遍地都是。
而鄒望亦是兩眼一翻,徑自向後倒下暈了過去。
鄒望闔家自嘉靖前從無名號,自鄒望死後亦罕有聲跡。
王世貞眼中鄒望那“將百萬”的家財在鄒望死後,短短几年時間便因二子“爭”家產全數“斷送衙門”。
果真兄弟鬩於牆耶?
1,鄒望家產記載出自王世貞《國朝叢記》,但並未記述鄒望生平,只借文中嚴世蕃之口,言其家產“將百萬”。
2,顧可學與鄒望的故事出自清初《花村談往》這本書在網上找不到,只能去圖書館碰運氣,但在知網上能查到2003年哈工大學報社科版收錄的一篇天津大學哲學博士的《……富人觀之反思》論文裡引用了這部分內容,可以證明這段史料確實存在,該論文內容不做具體評價,即便是《花村談往》原文依舊對鄒望極盡溢美之詞,明裡暗裡將清軍入關的所有責任推到了崇禎吝嗇上,雖然不是很靠譜,但引用了明末大量民間傳言,當個樂子吧。
3,隆慶二年,海瑞巡撫應天后,為自己座師重建祠堂(個人推測應當就是被鄒氏拆掉的顧氏祖宅原址)即今無錫惠山古鎮尊賢樓西側不遠處的顧洞陽祠。
ps:某領導回鄉被地頭蛇超車後懲辦地頭蛇的故事,最早的原型就是《花村談往》裡記載的顧可學的故事,只是故事的結尾是鄒望這位“鄉賢”差點把顧尚書給活活嚇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