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李牧看來,這個歷史好像發生了偏移。按照前世的歷史來吐推算的話,大業二年年末的時候,應該是楊廣準備營建東都洛陽才對,然後是修建大運河,最後才是三徵高句麗。
正是這三件大事,徹底的耗光了大隋的國力,這才讓大隋二世而亡。按理說,楊廣第一次征伐高句麗,應該得是五年之後的,大業七年年末才對。
李牧雖然明知道楊廣會使出這一些昏招,但他卻偏偏沒辦法明著去阻止,只能暗中試著改變歷史。
依著楊廣的性子的話,李牧若是到他面前,說你不能怎樣怎樣,應該怎樣怎樣的話,楊廣非得和李牧翻臉不成。
可以這麼說,楊廣的脾氣就像是一頭驢,他可是倔的很呢。這驢毛你只能順著捋,不能逆著捋。
既然如今楊廣已經御駕親征了,李牧也沒有辦法,這大軍已經出發,而且並沒有事先知會李牧,這很明顯是楊廣想要證明自己。
“陛下這次發兵,以何人為帥?”李牧朝著徐茂公問道。
“王爺,陛下此次以忠孝王伍建章為帥,執掌中路大軍。伍雲召,伍天錫兄弟二人為正副先鋒官。張須陀,裴仁基兩位將軍率左右兩翼大軍。來護兒執掌水軍,越王楊素為總督糧官。”徐茂公將我方陣容給李牧緩緩敘來。
伍氏一門三傑,南陽侯伍雲召有勇有謀,伍天錫也有萬夫不當之勇。忠孝王伍建章更不用說了,打了一輩子的仗,當了一輩子的元帥,可以說是個老打仗的了。
左右兩翼的張須陀,裴仁基這也是大隋的猛將,在加上裴仁基還有一個三公子裴元慶,這小子的武藝更是厲害。
水軍的來護兒也是猛將,在加上督運糧草的越王楊素,這個陣容可以說是豪華天團了。
這般陣容,去攻打一個小小的高句麗,李牧是怎麼也想不到,大隋失敗的理由。
如果非得找一個有可能失敗的理由的話,那麼只有一個,那就是楊廣,楊廣御駕親征這是唯一一個不穩當的因素。
在李牧看來,楊廣這種情況御駕親征純屬是沒事找事。在國弱的時候,為君者御駕親征,能夠鼓舞將士計程車氣。但是,在這種穩贏的仗,為君者御駕親征那就是在給敵人送翻盤點啊。
按理說這個陣容根本就沒有打敗仗的可能,但是不知為何,在李牧的心中,總覺得這一仗只怕要出問題。
李牧雖然心中有這種預感,但是楊廣沒有下旨讓李牧掛帥出征,那李牧也是乾著急沒有辦法。
“軍師,派人時刻關注著戰局,若是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一定要幾時來報。”李牧朝著徐茂公叮囑道。
“王爺,要說不對的地方,還真有,不知當講並不當講。”徐茂公遲疑道。
“軍師,你我之間哪裡有什麼不當講的,有話便直言吧!”李牧對徐茂公說道。
“王爺,陛下這次出征,還帶了蕭皇后。”徐茂公輕聲說道。
要非說不對勁的地方,那就在這裡了。你說,你楊廣御駕親征就御駕親征吧,你還帶著自個的皇后。這行軍打仗,哪裡有帶著女人的。
在者說來,你帶女人,這女人要是個女將軍能夠領軍打仗也行。好傢伙,你楊廣帶著蕭皇后,那是專門用來晚上給你自個打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