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說,之前李牧有個兩三成的把握楊廣這次征伐高句麗得敗的話,那麼現在他至少得有七八成的把握楊廣得敗。
你說你楊廣身為皇帝,你這皇后若是如同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那般能征善戰,行軍打仗你帶著也就罷了。關鍵是蕭皇后她頂多也就能夠算是個蘇妲己,你行軍打仗帶著她不是自個找樂子嗎?
李牧覺得,楊廣倒是和後世某個光頭挺像,沒登上高位之前,這仗打的倒是有模有樣,但是這一登上高位,一打仗那是頻繁的出昏招。
最關鍵的是,行軍打仗這是大將的事情,他還就喜歡越級瞎指揮。典型的人才癮還大。
“哎!”
“傳我的密令給宇文成都還有蘇定方,讓他們時刻準備出征,一旦前線出了什麼紕漏,咱們得第一時間支援。”李牧對徐茂公吩咐道。
李牧這番話一出,徐茂公一臉迷惑的問道:“王爺,你以為陛下不能勝?”
“哎!”
“不是不能勝,只怕是必敗啊!”李牧嘆了口氣說道。
“高句麗舉國之眾不過五百餘萬,縱然耗盡全國之力,也募不來百萬兵源。同時還要防禦新羅和百濟,高句麗如何能夠抵擋我大隋三十萬大軍。”
“陛下,如何能敗呢?”徐茂公發出了自己的靈魂一問。
徐茂公這般一問,把李牧也給問懵了,對啊,楊廣如何能敗呢?這一點李牧也想不明白,實在是找不到如何能敗的點?
此時,正是隋朝全盛的時期,整個隋朝足足有五千餘萬人口。而高句麗不過五百餘萬,雙方人口差距足足十倍以上。
大隋可以輕而易舉的發兵三十萬,甚至百萬,但是高句麗舉國之力也招募不到百萬兵源。
而且,在高句麗的另外一邊,還有著世仇新羅和百濟。高句麗這些年可是沒少侵佔這兩國的土地,新羅,百濟是敢怒不敢言。若是大隋和高句麗打上了,他們能不落井下石嗎?
大隋和高句麗的差距,不僅僅是兵力上的差距,武器裝備,將領的指揮等等各個方面,兩者都不是一個檔次的。
正是因為這諸多的考慮,諸多的原因,徐茂公這才問出來,陛下如何能敗的這句話。
李牧也想不明白,為何這種實力的懸殊之下,楊廣如何能敗。
按照前世的歷史軌跡來推算,因為營建東都洛陽,修建大運河等諸多的原因,引起了各地農民的起義。有起義就有鎮壓,在這個鎮壓的過程當中,門閥世家逐漸的掌握了一部分的兵權。
要知道,大隋朝是如何起家的,那就是靠著手中有兵權,欺負孤兒寡母這才起家。因此,整個大隋的兵權實際上控制的很嚴密。
在隋文帝楊堅的時期,天下的兵權基本上都掌握在開隋九老的手中,或者說絕大多數的兵權都在靠山王楊林和越王楊素兩人的手中,這倆人又都是楊氏之人。
楊廣也知道被門閥世家掌握兵權的後果,兵權是萬萬不能讓門閥世家碰的。因此,前世的那個三徵高句麗失敗,最有可能的就是楊廣在削弱門閥世家手中的兵權。
但是這一世不一樣,如今天下的兵權可以說有一小半都在李牧的手中。剩下的一大半分散在開隋九老的這些老將手中,皇室還穩穩當當得控制著天下兵權。
在這種情況之下,楊廣肯定是不想敗的,那麼如果他敗了,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歷史的大方向是不可能被偏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