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特意在石門山大營為工匠們劃撥了一處營地,在十輛莽牛車完工之前,這些負責製造莽牛車的工匠,吃住都要在軍營當中。
於此同時,對於莽牛衛的選拔工作也正式開始了。軍中的選拔由麥鐵仗負責,針對百姓的選拔則是宇文成都負責,宇文成都在城內設立了許多的募兵點。
石門山大營。
“噠,噠,噠。”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李牧的老朋友張衡與中軍大帳前下馬,匆匆走進了中軍大帳當中。
“上將軍,陛下傳你覲見。”張衡說道。
李牧心說,怎麼的,又傳我覲見。這還真是我勸陛下雨露均霑,陛下卻獨寵我一人。
李牧過摸著,楊廣單獨接見最多的人,只怕除了蕭皇后之外,便是他了。
楊廣召見李牧,李牧自然得去啊。放下手中的軍務,李牧跨上玉龍駒隨張衡進宮。
張衡帶著李牧進了皇宮,這次楊廣依舊是在御書房內召見的李牧。
“陛下,你喚臣來所謂何事?”李牧問道。
“愛卿,聽說你在城內設立了募兵點,正在募兵。”楊廣放下了手中的書,朝著李牧問道。
李牧雖然不明白楊廣怎麼關心起自己招兵之事了,但是還是解釋道:“陛下,莽牛衛非大力者不能成軍,軍中只怕選拔不出如此多的大力士,還需從百姓中選拔才是。”
楊廣點了點頭,然後繼續說道:“朕聽說靠山王出征之時,帶走了大批的將領。如今,你那二十萬大軍當中居然僅僅只有兩架旗牌官。”
“朕覺得,應當在設立一處擂臺,只是這次不是募兵,而是募將。”
楊廣一說這話,李牧有點明白楊廣的意思了,他這是想讓自己招募一些將領。
等等,突然,李牧意識到了不對。
自從覺醒了系統之後,李牧感覺自己的腦子變的很是聰明,而且反應也是極快的。
設立擂臺,透過比武來招募將領,這他孃的不就是武舉嗎?楊廣這是要開科舉啊。
李牧正了正神色,對楊廣說道:“陛下,可是想要開科舉?”
在隋朝之前,整個官員的選拔都是察舉制,什麼叫做察舉制,就是由朝中的官員舉薦人才,來擔任官員。
正所謂官官相護,親親相隱,即便是聖人他都有私心,更別說是普通人來。這種察舉上來的人才,必然都是這些官員的門生,弟子。也正是如此,這才讓世家門閥掌控了朝政。
楊堅當年也明白了這一點,於是乎,他發明了科舉制,但是這個科舉制僅僅只是在開皇七年舉行了一次,但是由於受到世家門閥的助力,這些透過科舉上來的人才,並沒有如願的當上官職。
楊堅的科舉制度可以說是捅到了世家門閥的肺管子,在這種情況之下,門閥世家開始反抗,而楊堅為了大隋的穩定,只能妥協。最後雙方妥協出了一個四不像的產物,也就是先有門閥世家舉薦,而後這些被舉薦上來的人在進行考試,透過考試成績,來決定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