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文愷看懂了七八成,劉龍看懂了五六成,那麼只要在將李春這個後世大名鼎鼎之人找出來。
那麼這三個臭皮匠,差不多便能夠賽過諸葛亮了。
李牧沉吟片刻後說道:“宇文大人,我舉薦一人,若是有此人在,這莽牛車約莫便能造出來了。”
“不知上將軍要舉薦何人?”宇文愷有些好奇的問道。
“我要舉薦的這人姓李名春,如今應該就在工部又或者少府任職。”李牧思量片刻後說道。
李牧之所以如此篤定李春在工部又或者少府任職,完全是從前世的記憶中分析出來的。
趙州橋全長50.83米,寬9米。那麼大隋建造這座橋的目的是什麼,大隋建造這座橋的目的,關於為何建造這座橋,還是一個傳說。
趙州橋下的這條五十米寬的大喝名為蛟河,傳言這河中有蛟龍作亂,時不時的便會掀翻過往的船隻。而楊廣在建造東都洛陽之後,想要遷都前往洛陽,這條蛟河便是必經之路。
如何讓楊廣過河成了一個難題,楊廣乃是皇帝,這是萬金之軀。若是乘船過河,萬一被蛟龍掀翻,那豈不是麻煩大了。
楊廣是萬金之軀,不能冒險乘船過河,那麼唯一安全過河的方式就是造橋。可是在那個年代,造一座五十米長的橋,這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就連營造東都洛陽的宇文愷和劉龍都沒有辦法的時候,李春站了出來,帶著工匠建造了趙州橋。
當然,這僅僅只是前世的傳說,這河裡具體有沒有蛟龍,誰也不清楚。但是從宇文愷造不出橫跨這座蛟河的大橋,而李春卻建造了趙州橋來看,李春的本事應該是比宇文愷大的。
如果按照前世的歷史的話,應該要不了多久楊廣就得折騰著遷都洛陽了。既然前世的時候李春在營建東都洛陽的隊伍當中,從這點可以判斷他應該是工部又或者少府的官員。
當然,現在的李春還沒有建造出趙州橋,自然也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
“什麼,我大隋居然有人能夠在格物之道上勝過宇文大人,此人竟然還在我大隋為官。”李牧說罷,劉龍有些驚訝的說道。
宇文愷微微一笑道:“劉大人過獎了,正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格物之道上,我宇文愷當不得第一。劉大人年紀比我宇文愷小的多,將來說不得便超過了我。”
“不,不。”
“宇文大人過譽了,我劉某人資質拙劣,如何能夠和宇文大人相提並論。”劉龍恭維道。
李牧聽著兩人的對話,不由的是一臉黑線,這兩個b,還在這裡商業胡吹起來了。
“兩位大人,還是先派人找一找這個李春吧。”李牧黑著臉說道。
工部和少府雖然是兩個大衙門,但是想要找一個有名有姓的人也並不難。約莫也就個把時辰,這位大名鼎鼎的李春便被人找到了。
李春這會官職做的並不大,僅僅只是工部,虞部司的一名七品的員外郎而已。虞部司是工部的一個部門,負責管理天下的水利工程。
“見過宇文大人。”
“見過劉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