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日報的總部,一大群人在裡面嘰嘰喳喳的在討論選題的事情,這就是傳統報業的現狀,在新時代的江寧市,傳統報業幾乎消失殆盡。
報業除了在選題方面顯得非常積極,其實更重要的是吸引讀者的觀看,從而可以帶來更多的廣告收益,也就是在每份報紙上出租廣告位。
報業的主要收益也來自於這些廣告位,跟電視節目一樣,不過它們的是靜態文字和圖片作為廣告,不像電視廣告那樣滾動播出。
“李先生,我們經理請您進來。”
有人帶著李海峰就進入了負責人的辦公室,對方也是一名中年大叔,姓張的負責人。
張經理熱情接待了李海峰,畢竟他也知道這是江寧市的商業新秀,而且今天就是來談廣告位的事情,不是吃飯聊天。
“李先生,您打算為自己哪個產品做廣告,價位可能會有不同!”
張經理知道李海峰的產業不像其他人那麼單一,其中包子店、罐頭和農產品是目前已知的生意,至於電器,這類產品應該出現在江寧日報上。
“主要是童裝這塊,我只要兒童雜誌的廣告位。”
李海峰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訴求,自己只要這個廣告位,其他根本不用說,而且江寧日報出品已經是一個完整的渠道,自己只要稍微利用就行了。
“這本兒童雜誌可是我們江寧日報最暢銷的雜誌之一,它的價格可沒有那麼便宜,所以我們要好好談談!”
張經理顯然是把李海峰作為最大的廣告主,最重要的是在價格上好好爭奪一番,整整十頁的廣告位,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報刊雜誌的廣告位也是按照一天計算價格的,像本地的週刊基本是比較便宜一點,全國性的報刊價格更是貴得離譜。
其實江寧日報目前還沒有把價位明確下來,所以一頁大概是一到五塊錢一天,而且還要再交一筆贊助費,所以一般情況是要談判的。
“這樣吧,李先生,我們這邊就先收您一年的一年廣告位,一頁六塊錢,十頁就是六十塊錢,再加上三千元的贊助費。”
張經理直接獅子大開口了,把李海峰當做是一個大金主,以為可以像其他人那樣好佔便宜,直接籤一年的廣告位。
也就是一次性繳費兩萬五千塊錢了,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真的是獅子大開口,張經理以為李海峰不瞭解報業的內行,所以才敢開出這麼一個價格。
李海峰沒說話,站起來就往外面走了,他全程板著個臉,是故意讓張經理看到自己的不爽。
“李先生,先別這樣,價格的事情可以好好談的。”
張經理眼見這麼一張大單子即將消失,不得不服軟了,這裡面可有他兩成的提成,可不能讓這個事情就白白消失。
李海峰還是板著臉不說話,等著對方主動把價格往下劃。
“這樣吧,就收您這邊四塊五一天,然後贊助費不能少,這樣我也好交代一些。”
張經理只是稍微把價格給降了一點,但他還是盤算著其中的提成和,在他們報業來看,一個長期穩定的廣告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