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那麼久,五年之內,海鷗就可以完成自己的產品研發。”
榮成這次變得十分自信,不再是自己平時那副樣子了,他必須要讓海鷗成為真正的國貨之光。
他昨晚晚上反覆思考著報刊上的內容,上面都是在誇獎海鷗電視機可以為國產帶來一定的影響,但也需要自己開發出核心科技和技術。
所以他更需要海鷗電器今早擺脫對三松電器的依賴。
翻譯又把榮成的話講給三松高管聽,雖然他也覺得這個事情不大可能在五年達成,但自己必須要把彼此的意思傳達正確。
三松高管們彼此看了看,稍微說了一下小聲話,他們也在做一次衡量,說不定海鷗電器很快會成為三松旗下的子品牌。
於是他們答應把租賃期限改為五年,所以接下來就是更加強勢的條款了,而且榮成不能夠討價還價。
首先,榮成必須每臺待售和已售的海鷗電視機額外支付一百塊錢的補償,算是追討回了一部分租賃損失。
接著,必須向外界承認,海鷗電視機的核心部分就是來自於三松電視機,也就是為三松電器的品牌營銷打下一定的基礎。
換而言之,就是海鷗電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要以三松電器為馬首是瞻,包括後續的電器開發,有些讓人難以接受。
而且,海鷗電器的售價要比三松電器高一些,形成一個有利於三松電器的價格差異,這也是非常不好的影響。
最後,就是要把李海峰踢出目前的海鷗電器店,不能讓他干涉海鷗跟三松之間的事情,三松這邊也知道王建國的意思。
把李海峰踢出局後,海鷗電器很可能在短時間裡就失去一個發展方向。
但這些不公平的條款,榮成通通答應了,他必須要在短時間裡把這個事情解決掉,所以他第一次那麼果斷的把所有事情解決了。
榮成非常感激李海峰把自己帶進了電器製造之中,但現在為了海鷗電器可以正常發展,不得不把這位有影響力的夥伴踢出局。
於是三天後,三松電器單方面撤訴了,圍繞海鷗電視機侵權的事情就這樣過去了,一切好像恢復了正常。
榮成不得不帶著愧疚來到李海峰面前。
“峰哥,不好意思,我必須要為海鷗電器的發展而考慮,所以我必須收回你的總經銷執照。”
榮成這次說話的時候沒有任何遲疑和忸怩,他現在非常接近自己未來身為電器大王的樣子了。
“沒關係,起碼我還沒有輸!”
李海峰也很坦然接受了這個安排,並把海鷗電器總經銷的執照交出去了,對他來說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我還會按照合同上的違約金,支付三倍的賠償給你。”
榮成拿出了當初簽訂的合同,以及一大捆現金,這就是他跟過去決裂的標誌。
李海峰什麼話也沒有說了,直接拿著現金就離開了海鷗電視機專賣店,這應該是他第一次被迫離開一個行業。
而海鷗電器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李海峰之前鋪設的兩步棋終於到了大爆發的時期了,海鷗電視機迎來了一次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