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星化肥廠去年虧損七十多萬,楊洛結合自己過去二十多年的閱歷,楊洛短時間內已經基本分析出了其中虧損的根本原因。
瑞星化肥廠是國營企業,當下正值改革開放,國企的經營模式很難調動工人的積極性。
大家都抱著國企上班就是鐵飯碗的心態,成天磨洋工,工資還會照發,誰還管你企業的死活?
久而久之,便讓這個曾經佔據全省30%以上供應量的瑞星化肥廠,到現在負債累累,瀕臨倒閉。
當然這只是其中部分原因,還有部分原因就是供求關係。
化肥主要應用於農業生產,而這些化肥卻並不能直接落到農戶手中,而是交給當地農技站統一銷售。
說白了,農技站就是中間商,在農技站將化肥價格成倍上漲的背後,卻是農民不再願意使用化肥,從而導致糧食產量銳減,農民生活困難的惡性迴圈。
而現在,瑞星化肥廠難以久持,如果楊洛能在這個時候接手化肥廠,然後將它由公轉私的話,說不定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啊?小楊哥,你瘋了吧?一年虧損七十多萬的廠子,你還敢往懷裡攬啊?再說咱們哪兒來的本錢啊?”
現在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瑞星化肥廠那就是塊燙手的山芋,別人扔都來不及,楊洛卻當個寶一樣往兜裡揣。
本來現在楊洛已經身負鉅債。
哪兒還有勇氣去碰這種年虧損七十多萬的廠子,在王朝陽看來,這和找死沒什麼區別。
“現在農村人口遠遠大於城市人口,農業用地也遠遠大於工業用地,而糧食產量卻常年得不到提升,所以農村不可能沒有對化肥的需求。既然有需求,其中就勢必會有利潤,走我們先去農村做一個簡單的市場調研。”
關於自己腦海中的那些記憶,楊洛也只不過是透過一些零星的資訊有所瞭解,並沒有進行實地考察。
而當下有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擺在自己面前,楊洛既要把握,但同時也不能冒險,因為他沒有承擔這種風險的能力。
說幹就幹,在心裡有了目標之後,楊洛和王朝陽兩個人借了一輛腳踏車便直接前往了附近的農村。
經過一系列的走訪之後,讓楊洛證實了自己心中的猜想,現在的農村化肥可謂是供不應求。
證實了這種供求關係之後,楊洛便已經基本在心中確定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基本經營路線。
……
當天下午,楊洛便穿上結婚時候的西裝,叩響了縣國資辦主任馮鞏青的辦公室大門。
楊洛知道,想要拿到瑞星化肥廠的經營權,那還得馮鞏青點頭才行。
“你是……”
穿著藏青色中山裝,留著老幹部大背頭的馮鞏青開啟了辦公室門。
“馮主任您好,我是楊洛,本地芙蓉街青花巷人士。”
楊洛趕忙伸出右手做著自我介紹。
“哦哦,有什麼事兒嗎?”
馮鞏青表現得不鹹不淡,不過倒是讓開了一條道示意楊洛進去。
“馮主任,我今天過來這邊,是想和你聊聊關於瑞星化肥廠的事情。”
楊洛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憑藉多活一世的經驗,楊洛知道與人相處,最關鍵的點在於瞭解到對方的迫切需要。
毫無疑問,瑞星化肥廠那就是馮鞏青腦袋上一個人人都看得見的蝨子。
想要甩掉這個蝨子,就是馮鞏青最迫切的事情。
“瑞星化肥廠?怎麼聊?”
關於這個瑞星化肥廠,馮鞏青已經找過很多人,但是沒一個表示感興趣。
“實不相瞞,我知道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扶持實業,所以我今天過來就是想租賃瑞星化肥廠。”
這話直接讓馮鞏青從椅子上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