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謝謝教授。”
“很好,”賓斯教授頓了一頓,“你們要記住,魔法史的研究不能盲從權威,要有自己思考的能力和質疑的精神。要善於收集並分析資料。”
他罕見的偏離了一下自己授課的主題,給了小巫師們一個來自長者的建議。隨後,他又開始乾巴巴的講課了。
剛剛彷彿就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小插曲,但問答雙方都獲得了滿意的答案。
賓斯又發現了一個不錯的苗子,而陸仁的疑惑也得到了解答。他低頭看著《魔法史》這本書。
‘這是多麼寶貴的財富啊!’陸仁發自內心的感嘆。一本可信度極高的史書!對一個族群來說,歷史是極為重要的,像古埃及、古巴比倫這樣歷史埋沒不顯於世的文明,是多麼的可憐!
他們的文化隨著文明的逝去而被埋葬在了歷史的長河中。這讓中原人出身的陸仁感到無比的難受。
無他,兔死狐悲,物傷其類而已!
看到羅馬的廢墟,埃及物是人非的金字塔和巴比倫那已經無人認識的文字,中原人都會發自內心的感嘆。畢竟當年都是一個桌子上打牌的兄弟,現在只剩中原這一根獨苗了……
對手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中原這位牌手卻一直在桌子上與新來的小老弟對弈。
或許他們一時佔據了上風,但是且看著吧!胡無百年之運!百年後且看當今這些牌手還剩哪些。
陸仁沒有再去聽賓斯教授照本宣科的絮叨,他開始自己看魔法史。
其實靜下心去看,這本書寫的相當有意思。
與變形術教材不同,史書裡沒有那麼多奇奇怪怪的詞語,更多的是一個個鮮活的人和故事。陸仁打小就愛看這些,像以前語文考試的古文閱讀,如果出到人物傳記那陸仁真的會很開心:又有新的故事可以看了。而這種人物傳記型的考試題,陸仁很少不拿滿分。
魔法史這本書合陸仁看過的中原史書其實並沒有什麼差別,甚至還是白話版本的。而他也逐漸理解了為什麼小巫師們難以看進去這些史實。
這要從人物形象開始講起。一個歷史人物,必然有歷史,文學和民間三種形象。這三種可能差距極大。
比如三國裡的曹操,他的歷史形象很複雜,易中天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過曹操: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詐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
文學形象裡,託天下第一蜀吹羅貫中的福,曹操就是一個大反派。羅貫中,可能是同人文的祖師爺,寫出來的同人《三國演義》可比原著火太多了。同人作者們發書前真的該拜一拜這位老前輩。
而他民間形象就很有意思了:摸金校尉和隔壁老王的祖師爺,一說起曹操,無非就是“好人妻”之類的形象。
後世的一些影視作品裡經常會看到彈幕,說:這個曹操演得不像。
那陸仁就想問了:那,那個真的曹操,您是見過?
活在人心裡的形象就是這個人的民間形象。
問題就來了,古代魔法界那些巫師,只有歷史形象,沒有文學和民間形象。這就讓對他們的研究變得極為枯燥。
要是有個什麼巫師聯軍尼斯湖火燒八十萬妖精水軍,惡魔埃默裡克拔出插在湖中的老魔杖,格林德沃因為忘記鎖上紐蒙迦德的一扇門而導致鄧布利多趁虛而入之類的故事,那魔法史這門課上起來會有意思的多。
可惜並沒有。
難怪小巫師們對這玩意兒沒有興趣呢——一點代入感都沒有。在他們眼中這些歷史人物無非是一個個枯燥的人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