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人,就會受到影響。歷史書想要保證真實與客觀更是特別困難。
舉個例子,陳壽的《三國志》完成於西晉一統三國後的五年,離三國足夠近了吧?
陳壽為了寫這本書,收集了大量的材料,並對材料進行了甄別,所有他認為不可靠或者存疑、靠不住的史料,他都沒有記錄在自己的三國志裡。
但是這裡就涉及到了主觀的判斷,而且降低了可靠的程度。憑什麼你覺得這件事是這樣發展的?其實槓精思維在歷史學裡面還是挺有必要的。
而這種刪減也造成了三國志極為簡略,一般人是看不懂的。直到後來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才讓這本書更容易理解。
裴松之的注可不比其他人的注。其他的注往往就是解釋一下地名、詞義,他的注裡則包含了他所看到的全部史料,包括陳壽看到沒采用的和陳壽沒看到的。他將這些史料全都注在陳壽的原文後面。
他不僅做注,還闡述自己的觀點。比如這條他覺得不可靠,他也會加上去,但是會標明這條不可靠,還會解釋一下為什麼他覺得不可靠!如果兩條史料是矛盾的,他又得不出結論,他就會把不相同的材料並列的注在後面,讓後人自己去判斷。
堪稱DLC祖師爺,古代補丁大師。
這讓裴松之注的三國志有很高的可信度,但這樣的史書並不多見。
同理,憑什麼賓斯教授的話就絕對可信呢?因為他經歷過那個時代?
不行的。親身經歷不代表自己知曉真相。
於是陸仁舉起了手。他需要確定一下賓斯教授的訊息來源。
賓斯教授今天講的是惡魔埃默裡克。他是一個短命的但攻擊力極強的巫師,曾經成為過老魔杖的主人。他依舊是用他那套呼哧帶喘,拖腔拖調的聲音,緩慢而堅定的講述著一個本應該非常熱血的故事。
他的聲音讓人很難集中注意力,很快就會陷入昏昏沉沉的睡意中。
這時候突然舉起的手就像是深夜中炸響的爆竹一樣,吸引了所有小巫師的注意。
哈利把快要從鼻樑上滑下去的眼鏡從新帶好,羅恩無神的雙眼漸漸有了神采。赫敏則是放下了手中的筆,順便把散亂的筆記整理了一下,免得讓它們滑到桌子下面去。
小巫師們紛紛從半夢半醒的狀態裡清醒過來。
賓斯教授也被嚇了一跳,他對活著的學生們只有非常微弱的意識感,所以開口問他問題的學生經常會驚嚇到他。
賓斯教授再短暫的震驚之後恢復了平靜,他繼續用他那乾燥的聲音說道:“有什麼事嗎?”
“教授,請問這些史料有可靠的來源嗎?”陸仁沒有任何客套,直接開門見山的詢問。
賓斯教授的臉上罕見的露出了一點情緒化的表情,他好像在微笑。作為一名史學家,賓斯教授很明白剛剛這位小巫師問出的問題有多麼寶貴。
他什麼都知道,他知道臺下的小巫師基本沒有人在聽他講課,他也知道大部分的作業都是應付公事,但是他不在乎。漫長的生命跨度讓他能看開很多事情。
他不擔心魔法界的歷史傳承斷代,因為像陸仁這樣的有成為史學家潛力的巫師每隔幾年就會冒出來一個。
上一個是誰來著?好像叫巴希達?
“我這門課是魔法史,我研究事實,而不是神話和傳說。事實需要可靠性。我會收集世界各地魔法界的重大訊息,我和其他巫師也有交流。我會分析訊息來源的可靠性,和史書進行比對。”
賓斯教授的語氣都輕快了一點,他用平靜的聲音、單調的句式解釋了一下他的歷史知識的來源。
他沒有一絲惱怒的意思,哪怕是他的授課被打斷了。
“你還有什麼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