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大臣在旁聽著,心思不由有些飄遠,雖然說,這些邊將的罪行早就已經被查了個差不多,但是,畢竟涉及人數眾多,而且,其中還有幾個三品,四品的武將,也算得上舉足輕重了。
刑部這次的速度這麼快,堪稱快刀斬亂麻,看來金尚書是下了大功夫了,而且,仔細聽去,這些人的罪行有輕有重,判罰各有不同,但是卻大多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家產抄沒……
目光在某戶部尚書身上一掃,眾人不由響起了最近京中的另一樁流言。
果不其然,聽著底下刑部的稟奏,天子隨後也將手中的奏疏擱下,隨後玉音響起,道。
「照準,並戶部所請,此次所審官員家產抄沒後,暫歸國庫呼叫,以備不時之需。」
唰唰唰……噟
天子說完之後,殿中所有的目光齊齊的飄向戶部沈尚書身上,這讓這位大司徒的臉色忍不住有些尷尬。
這陛下怎麼還記仇的說……
老臉一紅,沈翼苦著一張臉,但還是老老實實的上前,道。
「謝陛***恤。」
「臣啟奏陛下,年前戶部承陛下旨意,釐清國庫及各地常平倉,府庫存糧,臣現已查明,京倉今有糧食米麥一千四百四十二萬石,通州倉……」
得,看來這一向厚臉皮的沈尚書,也有些掛不住了,這明顯是在轉移話題。
所幸的是,天子也沒有繼續在這件事情上糾纏,平靜的聽完了戶部的彙報,吩咐道。噟
「農乃國本,若遇災年,糧食便是百姓性命,戶部當繼續督促各府,縣屯糧,將各地常平倉填至八成滿以上,吏部?」
「臣在。」
王文跟著上前一步,俯首聆訓。
於是,天子繼續道:「此番大計,將常平倉是否填滿,作為考評之一,自今歲四月起,都察院遣各道巡查御史檢視常平倉,糧食不滿八成者,一律不得予上等考評。」
這番話一出,頓時在殿上掀起一陣小小的波瀾。
關於大計,京城當中早已經是流言紛飛,除了所有人最關注的,刑部即將參與其中外,另一條就是關於常平倉的流言。
不過,這條流言被傳出來的時候,大多數的朝臣,都對此嗤之以鼻,覺得實在太過荒謬。噟
要知道,吏部考評官員,自有一套詳細且繁複的規制,當地的刑案,民風,稅賦,文教,治安等等,各個方面都會被納入考慮的範圍之內,除了這些,官員本身的德行,廉潔,上官的評價,也屬於標準之一。
種種複雜的標準,最終會給出一個相對適中的考評,這套標準,是吏部經過多次的更定,參考了歷朝的標準,最終確定下來的,幾乎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怎麼可能如今突然增加這麼
一條?
要知道,這朝中有不少官員,都是有地方經歷的,所以,他們非常清楚,如果單是要填滿常平倉,那麼,可用的手段多了去了。
最簡單的,動用庫銀購糧,複雜些的,找相熟的鄉紳借糧,再不然,罰沒,加徵苛捐雜稅,只要想做,容易的很。
但問題是,所有的短時間內收集大量糧食的手段,最終都會轉嫁到百姓的身上,成為苛政,若是有些地方官員打著朝廷的旗號胡作非為,說不定還可能會激起民變。
而且,大量的糧食被囤積在常平倉中,如何儲存下去,也是一個難題,陳糧多了,若不想白白浪費掉,就只能平價出糶。
這些問題,都是稍稍一想,便能夠想到的,所以各種流言當中,朝臣們最不信的,就是這一條。噟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