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徽煣說的委婉,但是實際上,基本上是全盤否決了這份奏疏。
雖然說,這份奏疏是胡濙“上”的,但是,最清楚其中內容的人,卻是朱祁鈺。
事實上,這份奏疏當中的所有內容,都是他一手斟酌出來的。
宗藩問題,是大明的痼疾之一!
可以說,最終大明之所以垮掉,宗室的巨大負擔,是有巨大責任的。
對於這一點,朱祁鈺早就有清晰的認知。
所以,對於宗藩的改革,是早晚都要進行的。
只不過,原本的時候,朱祁鈺並沒有打算這個時候啟動宗藩的改革,只是在登基之初,設立了宗學,讓各府子弟前來讀書,好為以後的改革來做鋪墊。
但是即便如此,還是遭到了重重的壓力。
要不是朱祁鈺提前把諸王都叫到了京師裡來,恐怕真的沒那麼容易透過。
而現在,這份宗藩改革的奏疏,要比宗學激進的多,也不怪朱徽煣會說出這樣的話。
這份奏疏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九條,所謂重宗學,設科選,制拜掃,革冗職,嚴保勘,立憂制,慎婚姻,嚴刑罰,定宗祿。
基本上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總結下來,其實也簡單,前面的幾條,對於宗室來說,都還算是好事,重宗學,設科選自不必說,就是加強宗學的地位,同時開放低階宗室入仕之途。
這兩條,是之前設宗學的時候就提過的,當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徹底的落實下去。
但是後面兩條,就有些難度了。
制拜掃和革冗職,是相輔相成的兩條措施,所謂革冗職,革去的並不是王府的官職,而是遠支的宗室,這個革去,當然也不是開除宗譜,而是和制拜掃相結合,令宗子負責拜祭掃墓,承繼主脈,其餘的宗室,則僅僅只留其名,革去其宗祿和特權,令其與庶民無異。
理論上來說,這兩條措施,和重宗學,設科選相配合,算是給低階宗室勉強找了一條出路,但是……
“既是如此,那便一條條的說吧。”
“宗藩之弊,如今初已顯現,宗室歲祿皆重,地方難以為繼,長此以往,必定成一大弊,所以,宗藩改革,勢在必行!”
面對著朱徽煣的憂慮,朱祁鈺倒是乾脆,直接了當的堵死了他的後路。
既然要改,就不能猶猶豫豫的。
朱祁鈺之所以不親自出面,是因為他如果自己出面,那麼和宗室之間徹底沒了緩衝,很容易激化矛盾。
但是,這不代表他的改革之心不堅定。
此處沒有旁人,他倒也沒有必要遮遮掩掩的。
見此狀況,朱徽煣胖胖的臉,更是皺成了包子,他沒想到,天子竟然這麼堅決。
這可如何是好?
不過,朱祁鈺卻並沒有管他,而是繼續道。
“重宗學,設科選,制拜掃,革冗職,是為中低階的宗室尋一條出路,現如今,我大明宗室雖然還不算多,但是,隨著時間越長,宗室子嗣繁衍,必然會越來越多。”
“朝廷的稅收有限,長此以往,不僅會對朝廷造成負擔,而且,諸宗室也會漸漸領不到祿米,所以這一條,不僅僅是為了朝廷,也是為了宗室自己著想。”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