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難辦嗎?
一點都不難辦!
要知道,朱儀本就是護駕將軍,名冊在禁軍序列當中,東宮護衛同樣屬於禁軍序列,所以,只需天子一句話,連兵部都不必經由,就可以直接轉調過去。
這件事情,從流程上來說,根本毫無難度。
但是,這件事情好辦嗎?
老大人們小心的轉頭看了一眼天子陰沉的臉色,已經得出了答案。
除了文臣之外,一干勳貴也被朱儀的這番話嚇得不輕。
要知道,這個要求本身,已經足夠讓人嚇出冷汗了,而朱儀提出的方式,更是讓他們光是聽著,就感覺到後背涼颼颼的。
這位小公爺,看似是歷數了自己祖輩,父輩的經歷,而且,張口閉口都是鐵血忠心,為天家效命,話說的漂亮之極。
但是,只要稍一仔細聽來,便可以聽出其中讓人忍不住倒吸涼氣的含義。
成國公府一脈,原是燕山衛千戶,太宗皇帝就藩後,便成了燕王府的親信,自那之後,靖難,北征,平叛,凡是和戰事有關的,成國公府一脈幾乎是件件不拉,而且,基本都是跟隨在歷代先皇身側,或出謀劃策,或衝鋒陷陣。
這些話,朱儀說的當然沒錯,但是,問題就在於,他從初代成國公數起,說了朱能跟隨太宗皇帝,又說了朱勇跟隨宣宗皇帝,然後緊接著,就跳到了他……
朱儀,這個第三代的成國公府嫡子,提出來的要求,是要跟隨太子殿下!
如此,置天子於何地?
要知道,雖然朱儀沒有說,但是,朱勇除了跟隨過宣宗皇帝外,還侍奉過太上皇。
換句話說,朱儀口口聲聲說,效忠天家,死不旋踵。
可成國公府一脈,從太宗皇帝侍奉到太上皇,緊接著到了朱儀,卻要跳過當今天子,直接去東宮侍奉太子,這意味著什麼?
眾臣吞了吞口水,心中浮起一個可怕的猜想,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宣之於口。
朱儀,這是在明目張膽的說……
太子,才是大明正統!
太上皇一脈,才是天家嫡脈!
成國公府歷代效忠天家,所以,他朱儀要侍奉的,自然是正統嫡出的太子殿下,而非如今的天子。
這個猜測一浮出心頭,在場的文武群臣,每個人的心都忍不住顫了一顫。
要知道,往常的時候,英國公府,寧陽伯府那幾家,再怎麼蹦躂,可用的理由,還是為了天子聖德計,當早日迎回太上皇。
而等到太上皇回朝之後,這幾家推出了一個寧遠侯任禮,之後就再也沒有在朝堂上旗幟鮮明的表明過自己的立場。
成國公府,是第二個!
上一回,還是太上皇因為被舒良逼迫,盤桓宣府不歸,寧遠侯任禮自請出京,護衛太上皇,被視作是堅定的站在太上皇陣營的標誌。
如今,任禮已經被打入了詔獄,朝不保夕。
沒想到這麼快,朝堂上就出現了第二個替代他的人。
底下不明真相的一干大臣,都在感嘆朱儀的勇氣,同時,也想不明白,這位小公爺腦子是哪抽了,竟然敢在成國公府如此風雨飄搖的時候得罪天子。
但是,最前頭的幾位老大人,卻是眉頭緊鎖,不斷的交換著目光。
和普通的大臣們不同,他們看的更遠更深,幾乎是在朱儀說完之後的同一時間,他們就意識到了其中的關竅。
與此同時,他們不約而同的想了起來,前段時間,朱儀上的那道奏疏。
在那份奏疏當中,朱儀請奏太子早日出閣讀書,並請為東宮備置官屬,重設幼軍。
可到了最後,他和朱鑑等人,竭盡全力,也只是定下了太子出閣的日期,但是,幼軍之事,卻被天子否了。
如今看來,這朱儀仍舊沒有放棄這個念頭啊。
要知道,雖然如今成國公府沒落,但是,他畢竟身份非凡,進了東宮,絕不可能只當一個普普通通的護衛,至少是個護衛統領,到時候,東宮的禁軍,便落進了他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