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的時候,宋大伯家的房子蓋好了,兩座三間大屋,相鄰左右各兩間廂房,廂房一間搭了灶臺做灶房,後院單挖了一個茅坑,旁邊還搭了個牲口棚,養雞什麼的都好。
靠山村稍微殷實的人家都是這樣的房子,三口之家三間大屋足夠了,兩間廂房一個砌了灶臺做廚房,庫房總要備一個,糧食總要有個地方放,庫房的地基要額外高一些。
上樑那天宋老四一早拿了半扇豬整隻豬頭和縣城的大師傅過來做席。這一天是要擺席的,全村的人都會來撿上樑的饅頭,宋家所有的女人都忙著蒸饅頭,大席就要請人來做,春芽還是太小了,一個人忙不過來。
大師傅帶著兩個徒弟一來就霸佔了灶臺,燒煮燜燉也不要宋家女人插手,眼看著豬頭蒸好了,半扇豬就這麼消失在眼前,所有人都熱情高漲,期待著這一頓大餐。
村長來主持上樑大局,宋大伯和大春分別爬上兩側的牆頭,二春三春在中間兩堵牆上,三間屋四堵牆,宋大伯帶著三個兒子站好,底下人排排站著合力將一根成人腰身那麼粗的梁木推上去搭到房頂上,,大梁放好,底下歡呼聲四起:“大梁上好啦,大梁上好啦!”
這個時候一籃籃饅頭端了出來,宋大伯大春幾個接過籃子將饅頭一個個拋向底下的人堆,大人們笑呵呵地接到饅頭拿著就咬起來:“這饅頭好,發得好,住這間屋子要發財!”好話兒恭維話兒不要錢似的往外說,大家都是鄉裡鄉親,誰家蓋房子都是大事,哪家都會送上自己的祝福。
小孩子們完全沒有顧忌,撩起衣角兜起來裝饅頭,人堆裡竄來竄去,撿起那些大人沒接住掉地上的饅頭,這些饅頭撿回去肯定能得家裡大人一頓誇獎。
第一間屋子上樑,四春兩夫妻站在下面看,四春羨慕地說:“哎,媳婦,你看大哥是不是很威風。”
四春媳婦低下頭在四春耳邊說:“待會你也去,還有一間屋子呢。”
“我去哪?”四春撓撓頭,上面三個都是他哥哥。
“你頂大哥的位置,”四春媳婦跟四春咬耳朵,“這房子大哥肯定不會住,他們肯定是住老宅的。”
輪到第二間屋子上大梁,四春媳婦悄悄將四春推了出去:“去,你去佔著靠東頭那一堵牆。”
四春左右瞅了瞅,趁著大春幾個還沒來爬上了牆垛。等宋大伯一行人到了,四春已經站在房頂沖著大家招手了:“爹,阿爹,我在這裡,我力氣大。”
大春看著四春張著大白牙笑得見眉不見眼便退到了一旁,大春媳婦笑著看看四春又看看用手遮住額頭太陽,抬頭眯著眼睛看向房頂的四春媳婦沒出聲。
很快又一根一般粗細的大梁搬了過來,渾圓的梁身,油亮的清漆,刨得細致幹淨光滑。大梁從眾人面前抬過,大家都誇這梁木好,桐油刷得也好,宋老根:“這都是我做的,瞧瞧這木頭!瞧瞧這手工!瞧瞧這漆!”宋老根難得有機會露臉,今天兩次抬出梁木,宋老根都跟在一旁自誇個不停,這樣的好日子,大家都給面子,樂呵呵地跟著贊揚宋老根的手藝。也有老人贊許宋家兄弟感情好。
宋大伯孃端著饅頭筐過來的時候看到房頂的四春將饅頭遞過去才找到大春問:“四春,怎麼爬上去了?”
“他眼熱唄,”大春不在意地說道,“青山還想上去呢。”
“可是,”宋大伯孃擔憂地看了一眼牆垛上的四春將大春拉到一邊,“你跟他們兄弟說了房子怎麼分?”
“阿爹說了,”大春回道,“這房子都是一樣的,弟弟們都沒意見。”
很快上樑儀式完成,其餘梁木很快架了上去,橫的梁豎的椽子很快搭建好,鋪底的竹蓆子鋪上去就可以一層黃泥一層稻草封頂了。這些活半天功夫足可以完成,宋大伯家的兩座新房子至此算是完全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