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紫禁山脈,金陵天宮。
北冥太子,蘇傳薪,七歲開始習武,拜師大將軍蘇追烈。
蘇傳薪跟隨自己的大伯北冥的大將軍蘇追烈習武三年之後得傳蘇追烈成名絕技‘焚天槍’和‘落日九箭’,而後蘇追烈重回北部朱雀軍中,蘇傳薪返回宮中在太子師及另一位宮中高手的教導下繼續修習文武。
自蘇傳薪返回宮中至今又已經過去一年,每日依舊誦文習武勤奮不輟,文能過目不忘、舉一反三,武能融會貫通、偶有奇思。其天賦讓教導蘇傳薪文章武藝的兩位老師多次讚歎,加之蘇傳薪性格溫潤,待人和善,兩位老師雖然嘴上不說,但心中都認為將來蘇傳薪一定能成為一代明君。
“太子文采斐然啊。”這是太子師說的話。
“太子的手極穩,不論是射箭還是端槍,都彷彿是下過了數十年苦功鍛鍊過的樣子。”這是武師的評價。
如今的蘇傳薪才滿十一歲,卻已經頗有鋒芒畢露之相。
因為在他快要八歲那年在劍氣山脈覺醒了地靈境,氣度渾然一變,舉手投足間便顯威儀。在整個天下,每一位帝王都是地靈境。
這一天,御書房內。
“兒臣叩見父皇。”
蘇傳薪規規矩矩地行了跪拜之禮,神華內斂,哪裡看得出平日裡鋒芒畢露的模樣。
座上那人龍袍在身,此時雖然沒戴那頂金冠,卻依舊讓人覺得如臨淵獄、氣勢非凡。
他不動聲色地觀察著自己的這位太子,底下的臣子對他多有讚賞,其太子師武師對他的刻苦極為肯定,但他還是想親自看看。
他就是北冥的開國皇帝,在紫禁山脈廢墟里建立起這煌煌天庭的蘇元璋。
“免禮。”
聞言的蘇傳薪緩緩起身,站的端端正正,眼神毫不閃躲的和自己的父親、這位北冥皇帝對視。
“來,離朕近一些。”
現在蘇傳薪距離蘇元璋有十步之遠,在蘇元璋開口以後蘇傳薪向前又走了五步。
蘇元璋看著眼前這日漸俊朗的孩子滿意地微笑道:“知道朕找你來是有何事嗎?”
君心難測,對於蘇傳薪來說,哪怕眼前之人是自己的父親也同樣如此。
“兒臣不知。”蘇傳薪眼神沒有躲閃,直言說了心中所想。
“朕聽聞你曾與太師說過,你想去南唐進學?這是為何?朕想聽你說說你的想法。”
進學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哪怕蘇傳薪是太子也是一樣,如今被問起,看來是先前蘇傳薪和自己老師探討時的言論,陛下也聽到了。
蘇傳薪神色絲毫未變。
“稟父皇,兒臣確實說過兒臣想去南唐進學。原因卻是為了我北冥和南唐的和平。”蘇傳薪站的板正,聲音中正平和又能讓蘇元璋聽的很清楚。
“難道憑你去南唐進學就能換來兩國的和平?”蘇元璋眯眼笑了笑,明知故問。
“並不是,兩國和平是大勢所趨,兒臣前去南唐進學只是一個訊號,一個代表北冥想要早一些和平的訊號。”
蘇傳薪話音落下,整個御書房頓時寂靜無聲,恍若無人。
這般又過了許久,蘇傳薪紋絲不動地站在那等著蘇元璋開口,而蘇元璋卻彷彿忘記了蘇傳薪還在自己眼前。
“你下去吧,朕有些累了。”蘇元璋揮揮手,蘇傳薪恭敬地拱手緩步離去。
偌大的御書房瞬間安靜下來,御書房內只剩下正在沉思的蘇元璋以及始終跟著蘇元璋的一名內侍,這名內侍彷彿死了一般,沒有一點氣息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