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次蘇幕遮出關,又是六年時間過去。
說是六年,於蘇幕遮而言,卻像是六個眨眼一般。
如今蘇幕遮幾乎又陷入了閉關的狀態,他欲要做一件大事。
蘇幕遮端坐在洞府之中,手捧著三古時代宗門傳承下來的古籍經卷。
非是玉簡,而是古之先賢以天材地寶煉製而成的經卷,歷萬古歲月而不朽,傳承至今,可惜這些古籍之中未有仙人筆跡留世,不然天曉得懸月魔宗手中能夠多出多少金書來。
那是可望不可求的事情,但蘇幕遮手中的經卷,縱然較之有所不如,卻已經是尋常道書之中的極品,其上以雲書鳥篆記載下三古魔道箴言,每一字都如同羚羊掛角,道韻渾然。
不少古籍,在蘇幕遮看來,較之金書,或許也只差了那一分萬劫不滅的神韻。
如今,蘇幕遮正將這些古籍經卷刻印入一卷道圖之中。
《八修衍咒圖》
說來,以往蘇幕遮行走世間,眼中所見,心中所欲,最為覬覦的,乃是那些三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古道法殘篇,亦或者是無上神通術,直至前些時日在此與暮雲子論道之時,卻被暮雲子一言驚醒。
“道友這般做法,反而落入下乘。昔年呂祖成仙之後曾留下一言,說道中得一法,法中悟一術,人中富貴者,不足持;如道友所為,便正是不足持的路子。
所謂古道法,便是再驚豔,卻也不過落入法之一字,那無上神通術,無上殺伐術,縱精妙古今,卻也左右不過術之一字;道、法、術,高下立判!
我有一言且問道友,三古時有古道法傳世,古道法之前有甚麼?那殺伐術,不過自道法之中悟出,那驚豔道法,也不過是先賢自大道經文之中的體悟罷了!經文當面,豈不是大道自悟?
道友坐擁寶山,尚不自知矣!”
暮雲子一番犀利言辭,委實驚到了蘇幕遮這裡。
想來也是這般,前世拜入玄陽宗時,數年外門弟子時光,修行之前,亦曾手捧經卷,粗茶淡飯消磨了許久年月。
以往只以為是宗門磨礪門下弟子心性,如今反過頭來看,方才明白還有這麼一分真意。
那道經玄妙,試問世間還有甚麼能夠比這道經更能啟迪修士慧力的存在麼?
一切自是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之中已然將道種載入金蓮中。
傳聞佛門更甚,若真有老佛修遇到良才,準備收那真傳弟子,非要此人將本門佛經背誦熟稔方才會傳下修行法門。
甚至那西域的遍地佛土,彌陀大教,更要弟子將一概經文全都背誦的滾瓜爛熟才肯罷休。
世間的事情,不是看到了眼裡,就真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若非暮雲子點透,只怕蘇幕遮與這經文真相之間,要相隔萬里之遙。
也正因為如此,蘇幕遮才將往昔被自己忽略的經文重新重視起來。
不管是玄龍峰一脈的經文古籍,還是《百鬼經綸》傳承之中的鬼道經書,盡數被蘇幕遮拾起,又將那經書之中的道篆盡數刻印在《八修衍咒圖》
這又是為何?
須知那八大神咒,本就是一個修行文明的古之瑰寶,捧在手裡讀,便是無上經文,默在心理體悟,便是亙古道法,運轉法力誦讀,便是無上神通,是咒言,更是道、法、術。
是故這一卷道圖,卻是天底下最為適合承載經文道篆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