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預料中的一樣,當這個訊息散佈出去的時候,頓時朝野內外,一片譁然,支援與反對的聲音成了五五之數。
有點尷尬。
看著手中內行廠等人整理出來的詳細文牘,朱由檢唯有苦笑,“這麼正好嗎?雙方人數竟然相差不足千人……王大伴你說這下,朕該怎麼辦?”
“主子爺,其實沒什麼難辦。”
王承恩笑著,為他更換了新茶。
“百姓那邊五五開能夠理解,至於朝廷上面……
“只要陛下願意,他們肯定會全部支援您,因為這件事對他們而言,有利無害,即便會傷害到一些人的利益,可是隻要三廠一衛在,他們也絕不會給自己找麻煩。”
“……”
三廠一衛原本是朱大皇帝的驕傲,可不知道為什麼,此刻這句話從王承恩嘴裡說出來就叫人聽著心裡那麼難受。
“陛下,老奴說錯話了。”
這是王承恩的原則,見朱由檢面色不悅,他立即致歉,同時也把問題全都攬在自己身上,“其實大臣們的分歧,還有另外一種更簡單的解決方法。”
“你是指溫體仁和周延儒?”
王承恩淡笑點頭:“正是如此,眼下二位相爺鬥得你死我活,利用這一點正合適不過,而且前番您把調集軍糧的大事交給了溫相,反而懲戒周相,朝廷上已經有些風言風語,大家在傳周相可能倒臺的言論……”
說到這,王承恩不再繼續下去,因為他相信後面的話,就算自己不說,主子爺也一定知道。
果不其然,他不再開口,倒是朱由檢嘴角一挑,把話頭接了過去,“的確朕之前的做法,會讓兩個原本平衡的集團出現高低差異,所以這一次不妨把這項政令的功勞,轉移到周延儒身上,如此一來他們之間的差距就抹平了,可以繼續相互掣肘。”
朱由檢豁然開朗,瞧著王承恩的眼神,簡直像是發現了寶藏一樣。
而王承恩在此刻,卻不再聲響,只是笑眯眯,小心又謹慎的伺候著他。
方針敲定,朱由檢決定由自己去和畢自嚴把話說開,至於周延儒嗎,就讓他參與其中,扮演一個“主角”就好。
如此一拉,不但朝廷上的風向會有轉變,哪怕到最後真是出了問題,周延儒也能背鍋,兩全其美!
“王大伴,此事不宜拖延,等一下你就去把周延儒叫來,但是別告訴他要幹什麼。”
“老奴明白。”
王承恩躬身告退,緊著吩咐人去辦差,因為今日周延儒就在內閣,所以來的很快,只是當他聽到皇帝召見時,卻為之一怔。
昨天不是才召見過,今日又派人來,會不會出了什麼岔子?
想到這裡,周延儒不覺心中憂疑,也是巧了,在小太監去傳達上諭的時候,溫體仁竟也在內閣當中。
他把上諭中的每個字,聽得清清楚楚,同時心裡一個大大的問號也成形了,而他的溫體和周延儒一模一樣,就是為什麼皇帝要連著連天召其入宮。
這裡面肯定有事,該不會是陛下又不生他的氣,反而要給他撐腰,聯手對付我,那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