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兩次妖書案都是草草收場,而且每一次都只有替罪羊,而無首惡元兇。
輔以今日線索,再加上“八王生”那個署名,一切就都瞭然了。
朱大皇帝此刻心中五味雜陳,他實在是不知道應該怎麼評價這件事,因為整個《妖書案》的首惡元兇,幕後之人,就是神宗皇帝本人!
也只有他才有能力把事情做得這麼滴水不漏,而且“八王生”三個字,正好從側面印證了事實。
因為神宗皇帝膝下,一共就有八個兒子!
我的乖乖啊!
皇帝就是皇帝,這心思都和別人想的不一樣,能用這種手段,半推半就的把自己長子推上太子位,果然不同凡響。
朱大皇帝心中慨嘆,同時也暗自告誡自己,還是要多多學習,帝王權術方面一定要跟上一層樓!
因為此事關係重大,所以朱由檢想了想,最終給了一個不是結局的結局,“駱卿。”
“臣在!”
“把這個案子所有已知的情況,全部記錄在案,由你和王大伴親手辦理,之後將卷宗一分為二,錦衣衛、內行廠各掌一半。還有派人往洛陽方面,嚴加監視福王行為,切記不可有任何紕漏。”
“臣,遵旨!”
駱養性心有疑問,天子前半句話很好理解,可是最後為何要派人加緊對福王的監視,重點就顯得可疑了很多。
但他不會多嘴,應下旨意之後,朱由檢就和王承恩等人離開了錦衣衛所。
然而就在他們回去的路上,朱由檢忽然對王承恩道:“王大伴,今天這個事兒,你察覺到蹊蹺了嗎?”
“回主子爺,沒有。”
“唉……”
一聲輕嘆,朱由檢道:“朕看此事怕是和福王有點關係,他老爺子一直都不肯安分,所以你要派人去查一查,他一直不滿大行皇帝登基,事後還在紅丸案上,大肆串聯,朕擔心這個女人,也許和他有點關係。”
“……”
王承恩猶豫了一下,還是悄然開口,“主子爺,老奴以為福王應該不會這麼做,畢竟重提妖書案,只會讓他更加偏離‘國本’二字,他應該不會這麼做的。”
“王大伴,朕是擔心萬一這件事真的和他有關係,他會假借妖書之名,把廷擊、紅丸兩案竄出,最後再把移宮案倒出來,朕可是招架不住的!”
明末四大奇案,案案連環,無論是天啟皇帝,還是崇禎皇帝,都付出了很大努力,才把這四個案子壓下,如果一旦舊事重提,必一場軒然大波。
而到了那個時候,眼下這個已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可就真是雪上加霜,而自己呢,若不能將此事壓下,事發以後,福王必以此發難。
同時,他還是四大案的經歷者,趁著人心動搖的時候,他只要跳出來隨便找個理由,只怕這個皇位就要易主。
當然,這只是朱大皇帝的猜測,然而今晚自己所理解到的東西,讓他非常明確,無論如何防人之心,還是要有的。
自己下令監視福王朱常洵,而不是直接把他鎖拿京師,就是最好的態度。
王承恩當然知道主子爺話裡話外的分量,點了點頭不再多說什麼,把事兒應下。
朱大皇帝眼見如此,也算暫時鬆了口氣,心中慨嘆,山雨欲來風滿樓,多事之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