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我已建議陛下拖到丞相回來再說,若是真能大勝,拿回冀州重略之地,其實倒也無妨,若是不能,自然也無需再提,不了了之即可。”
“好,我知道了,”荀彧已經重回淡定之色,不喜不怒,抿嘴衝張韓揚了一下嘴角。
……
一日後。
賈詡被請回了中郎將府邸中。
曹昂自己都沒想到,有朝一日會有這麼多名人,在自家府邸上……蹭住。
而且還要日夜宴請,好吃好喝的招待,他自己還要忙碌於公務,晚上甚至都不著家。
現在他已經在懷疑這是誰人的宅邸了。
“肯定有益處啊,”賈詡聽完了情況,馬上就反應過來了,笑著和張韓說道:“君侯在當下找不到他欲投效之處,也是應該的。”
“君侯身後有徐州、青州、兗州、豫州的羽翼,其實已經非常豐沛。”
賈詡擺了幾個碗在桌上,就代表了各州和張韓結交的勢力。
“他投效哪一方,都不能佔得好處,這也就意味著,這些人他都不站。”
“那是給誰看?”
“給冀州黨看。”賈詡認真的說道,神情篤定,目光堅實,盯著張韓的雙眸。
“哦!”
張韓和楊修恍然大悟。
楊修這般聰敏,從小遇到很多事都是一點就通,但是現在他發現天外有天了。
他一直覺得是張韓多疑,人家可能就只是單純的為了出名取功而已,所以才譁眾取寵的先去進言。
姓華嘛,譁眾取寵很正常。
賈詡這一句話,才是真正撥開雲霧,一切就都想得通了。
冀州黨,清正之人居多,和張韓、荀彧、郭嘉皆有仇怨,最多是那些清高之人,真正能夠敬佩荀彧,不會暗中行事。
但冀州黨一旦迴歸朝堂,他們的權勢也不一般,為了均衡,必定會分一部分權勢到他們手中。
這個時候,華歆這種先行出言勸進的人,就顯得很是重要了。
這樣的人宛如龍頭,為後來者引路,自然而然就佔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
這麼說,華歆是料定北疆佔據結束,會有大量的賢才進入朝堂,所以才感公然暗算張韓等人。
“不對啊,若是如此,他怎麼會說出反漢室之言呢?”
“這自然是敢的,”賈詡輕笑,輕撫鬍鬚說道:“冀州早就已經不奉大漢之命了,他們不肯歸降的人,就一定會死在戰場上,誓死不降。”
“而願意投降的人,都是肯自歸袁轉為到歸丞相麾下者。”
“如此,這局面就明朗了,此計乃是先取功績,行人之先,佔盡了勸進的功績,表明他忠於丞相之心。”
“其二,趁著君侯秘密回許都,他趁機入宮,暗中再散佈流言,讓人誤以為是君侯授意。”
“這樣,世人的矛頭都指向君侯,他亦能脫身於漢臣的仇怨之中,特別是在外的諸侯,若是仍舊要與丞相交戰,那就意味著,君侯被放在出師之由上。”
“其三,就是君侯所說的,此事還有可能會讓人誤認為是丞相暗中授意,於是很多忠於丞相之人,也會因此心灰意冷,君侯第一時間去告知荀令君,做得很好。”
“做得很好?”張韓聽著不對勁,雙眸一瞪直接盯住了賈詡。
“不,不是,”賈詡連忙擺手,“是十分英明。”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