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想說也打不過,但其實關羽是心高氣傲的,這幾個字在嘴邊怎麼都說不出口來。
“唉!總之,伯常守關,我難以通行!”
“那你走別的道啊,”徐晃沒明白這其中有何難處。
換一個關口走不就行了嗎?
“若是走徐州水路,需要多走十幾日,甚至還不能到達,若是走魯陽,則一路都是伯常的人,若是……若是順潁水而下,依舊是要達南陽關口,也是伯常駐守所在。”
“他若是不想讓我走,我肯定是走不了的,但既然他說了要通關文牒,我回來取去,直走葉壺關便是,三日就可追上我兄長,到達荊州。”
“唉,你真是……”徐晃滿臉的責怪之意,這時候卻也不知道說什麼了,起身來走動了幾步之後,方才兩手一攤,埋怨道:“你現在去見主公,他必定欣喜若狂,但若是你又說出要通關文牒,離他而去,這不是……害了前線作戰的大軍嗎?!”
“那可是十幾萬人吶!你於心何忍?!這漢室剛剛平定,為何還要這般動盪!?”
“雲長,不如你在許都等著,待丞相得勝歸來,趁他心情好時,再問他討要,那時也沒有了戰事,如此方才妥當呀。”
關羽眼眸不斷晃動,但是心中非常難以接受,咋舌道:“不可不可,若是如此,非要再等半個月才行,如此,我兄長三弟,定然認為我根本不願再去追隨。”
“你可,派人前去告知。”徐晃提醒了一句,但表情還是很冷漠,道:“但我卻不能讓你,再去擾亂丞相之心了。”
“或者,你看許都之內,可否還有友人,讓他們幫你旁敲側擊的問問,出個主意?”
關羽眼眸一虛,微微點頭,若是說友人,其實倒也有,只不過以往很少用心結交罷了,但身在豫州,豈能不和士人結交呢,兄長也曾時而帶著他們兩兄弟去尋師訪友,結交了不少名流。
又因為自己一直頗受曹公重用喜愛,所以很多士人也不會拒絕與他結交。
“好吧,我且再想想辦法……”
關羽平靜了下來,若有所思。
一夜過去。
第二日關羽直奔城外,花費一個多時辰,去長社拜訪名士,又一晝的忙碌打聽,方才問到了陳氏宗族之所在,陳氏的族中,有大儒陳紀,曾為豫州牧,而後又至大鴻臚,現在已經迴歸家中。
到了陳氏宗族,一問,已經搬去了南臨縣。
關羽頭皮發麻。
“南臨縣!?”
“是張伯常所造的那個南臨山?!”關羽氣得牙根都在癢。
怎麼又是你!!!你連這都在卡著我嗎?
我是真沒想到,有道是山水有相逢……卻也不是如此……山重水複吧!?
“沒錯,”一位書童躬身行禮,“還請將軍去南臨縣尋老主人吧,而今家中只有陳長文先生在。”
“長文也行,我要拜訪請見!”關羽也管不得這麼多了,立刻追問了起來,即便是陳長文,亦是頗有建樹的名士,他應該聽過關某的名號,不會拒絕相見。
……
晚上,陳群設宴款待,讓關羽前去赴宴,席間以美酒多次敬他,又稱讚了這些年在北伐戰場的功績,敬佩關羽之名聲,最終是關羽等不及,說明了來意。
此時,陳群緩緩放下酒觥,長袖垂下,面含微笑,眼角微微一撇,而後輕聲笑道:“呵呵呵,原來是如此……”
“關將軍之事,其實非常簡單,根本不必如此著急,只是區區通關文牒而已,我有一言,還請將軍試聽之。”
“你說!”關羽頓時眉開眼笑,急切的催問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