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在又談及漢室之時,徐晃也無比動容,嘆道:“這許都之中,也有不少流言說丞相欲更進一步,效法二袁,將天子視若無睹……可是,這些年丞相如何你我都是看在眼裡的。”
“他什麼時候對朝堂之上的天子不敬過?均是當做子侄來教導,助他學習明君之道,讓他扺掌朝堂政事,逐步將民生之事,又交還給他……”
“這些,不都是日夜與我們一同商議的嗎?為何還會有這些流言傳出呢?”
關羽思索片刻,沉聲道:“乃是士人不喜丞相出身,故而在暗中惡意中傷,引導百姓之言,此乃是不可避免之事,這些年時有如此……”
“對了,”徐晃當即點頭,正是因為如此,朝堂之上才時而會顯得劍拔弩張,暗流湧動,“你既也知曉如此,就該明白他的處境也不好過,如今為了你離去,數月之內不能心情平復,每每想起還會喪失理智。”
“就連伯常這等愛婿,他都忍心將之發配到了極遠的關隘去做一個小小的守將,其實也是因為怒火中燒,方才如此。”
“再加上,伯常君侯的確在戰場上抗命,已成了令丞相無比頭疼之事,若非是這些年他的功績真的很多,現在恐怕是連君侯的爵位都保不住,唉,也是令人唏噓。”
關羽:“……”
你能不能別說了……我來不是聽這些的!!關某心裡已經夠亂了,你居然還要這般添堵,從見面到坐於此處深聊,沒有一句話是令關某能開懷而樂的!
煩死了!
你不是去幫我請見丞相嗎?!告知他我回來的訊息嗎?為何現在還沒回來,那人我是親眼見到回去的,這都過去半個時辰了,依舊沒有半點動靜!?
關羽忍了很久了,他覺得徐晃這些話說來,都還是在挽留自己,可是早在幾日之前,就已經說明了去意已決,現在這心差點被他說動搖了。
不然我直接去見丞相得了。
“公明,丞相現在可在府中?你方才不是派人去請見他嗎?不如我直接去尋他便是,不必再等了。”
“你去尋?”徐晃愣了愣,點點頭道:“倒是也行。”
他想了想,面色逐漸鄭重了起來,而後感動的凝視關羽,道:“若是你去,他定然開心,還能解決當下難題,也是一件好事。”
“嗯?”關羽放下水杯,狐疑的問道:“這話何意?”
“哦,”徐晃一笑,解釋道:“丞相在你走後,於府邸之內傷心了一夜,第二日就帶著北大營的兵馬,再去前線了,因前段時日雖然大勝袁紹,但卻沒有將他徹底擊垮,此時出兵,正好可以收取魏郡南部。”
“有軍報稱,袁紹此時正在帶著大軍,平定幷州和幽州的一些叛亂,無瑕顧及南面鎮守,只是派遣了老兵來死守城池,如此,便是大好時機,他定是要以城池來耗損我軍兵力,如此便可不斷消耗,同時也會適當的放棄一些領土,來阻撓進軍之步伐。”
“而現在,伯常不在許都,雲長又去尋你兄長,他身邊已經無人可用,甚至揚言不靠你們,他大不了自己上戰場廝殺便是,我們都很擔心吶。”
他又嘆氣。
每一次嘆氣,關羽的心裡就被揪緊一次,感覺有一隻手在心臟附近不斷揉捏似的,偶爾會感覺到喘不過氣來。
“丞相現在雖在壯年,卻已是壯年之末,體魄大不如年輕時,如何還能像十年前那般,親自帶兵衝鋒?”徐晃的話極其有道理,讓關羽自己也不由得深思,現在這個時候,戰爭連連,若是因為自己讓丞相頭腦發熱,做出礙於判斷之事,恐會中了敵人的奸計。
“你說,他已經在北方戰場了?!”關羽忽然抓住了事情的重點。
“不錯啊。”
“誒,那?!”他人都傻了,他在冀州!?那怎麼給我通關文牒?!
我去面見陛下?!
應當也是無用的。
關羽這下真的急了,“公明!我不能在此逗留了,我要星夜兼程,去見丞相,讓他為我發一道通關文牒!”
“通關文牒?!什麼意思?”徐晃眨了眨眼,鬍鬚不斷顫動,無意識的站起身來讓關羽冷靜,“雲長,你理智一點。”
“我怎麼理智!?”
關羽急了,“張伯常在葉壺關,三千餘黑袍騎守在那裡,沒有通關文牒,他不放我過去,我硬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