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夫差在打敗越國,又進兵中原,成為東方霸主之後,他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呢?
這個目標並不偉大,甚至看起來很樸素。
三個字,蓋房子。
這種心理也很正常,我們現代人要是有錢了,第一件大事就是買房買車:錢少買套房買別克,錢多蓋別墅買寶馬。
古代人也是一樣,吳國又是破楚又是滅越,還在中原小國到處收保護費,吳王夫差自然是有錢的緊,車他多得用不完,房子他卻嫌不夠漂亮。
因此,他想蓋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華樓高臺,供自己遊玩享樂。而對於這方面,太宰伯嚭最有心得,所以夫差找他來商量說:“現在我國強盛,四方臣服,寡人想蓋個高樓大廈彰顯霸業、與民同樂,太宰以為何地為佳?”
伯嚭道:“吳國境內,崇臺勝境,湖光山色,莫過於先王在姑蘇山(今靈巖山)上所建的姑蘇臺了。只是這樓臺雖玉宇,高處卻沒有不勝寒,一句話,不夠高,不夠大呀!
這怎麼能襯托大王您偉岸絕倫英明神武的傲人身姿呢,又怎麼能彰顯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功業呢?所以臣以為,大王您應該擴建此臺。”
夫差大喜:“太宰言之有理。好,寡人就大建姑蘇臺!可令其高可望數百里,寬可容六千人,而聚歌童舞女於上。如此,瓊樓玉宇,笙歌燕舞,飽覽河山,太湖風光盡收眼底,實乃人間第一樂事矣!”遂立刻懸賞搜求各種名貴木材,尤其是又粗又大的整木,作為增建姑蘇臺的原料。
越國大夫文種得知這個訊息,大喜,忙去找越王句踐談話,因為,這些年來他苦思冥想出來的“滅吳九策”終於可以正式派上用場了!
“大王,臣聞‘高空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現在咱們想要幹掉吳王,必先投其所好,然後才能要得了他的命!”
“哦?此話怎講?”
“我這裡有九條滅吳之策,跟那‘獨孤九劍’一般厲害,招招正中吳王死穴。這麼說吧,用這些計策來攻城掠地,那簡直就如脫鞋般容易,雖然有幾條陰損了些,但真得非常實用。”
“陰損,寡人不怕陰損,越陰損越好,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如果說句踐之前還有道德、人性與尊嚴的話,從他為夫差嘗糞問疾那一天開始,他已徹底豁出去了——屎都吃了,還有什麼好顧忌的,只要是為了自己的復仇大業,管他洪水滔天!
文種道:“好,那臣就一條一條細細解釋:第一,遵奉天地,敬事鬼神,讓天地鬼神幫我們一起收拾吳王。”
“這好辦,寡人立刻在城東立祠以祭陽神東皇公,在城西立祠以祭陰神西王母,在會稽山上祭祀大禹陵,在錢塘江上祭祀水神,這樣可以了吧!”
“可以,太可以了。咱們接著說:
第二,用金銀財寶賄賂吳國的君臣,以討其歡心。
第三,購空吳國的糧草,以削弱其積儲。
第四,贈送美女給吳王夫差,以惑其心志。
第五,贈送能工巧匠與上等木材給吳國,讓他們興建宮室樓臺,以消耗其財力民力。
第六,送禮給伯嚭等吳國諛臣,以亂其謀略。
第七,挑撥吳國君臣關係,利用吳王迫害逼殺伍子胥等忠臣,剷除掉吳國得力的輔佐者。
第八,振興經濟,發展軍事科技。
第九,訓練軍隊,靜待破吳良機。”
句踐大笑:“妙哉,果然夠陰損,我喜歡!那麼依大夫看,寡人應該先實施哪條計策好呢?”
文種說:“臣聽說吳王夫差正準備大興土木,擴建姑蘇臺,缺的就是名山珍木,大王何不幫他一把?”
句踐恍然大悟,忙派三千伐木工,深入名山採伐神木。但足足一年,伐木隊只砍到些普通木材,大部分上不了檯面,工人開始思念家鄉、心懷怨望,他們集體創作了一首著名詩篇《木客之吟》,每夜歌唱:
朝採木,暮採木,
朝朝暮暮入山曲,
窮巖絕壑徒往復,
天不生兮地不育,
木客何辜兮,受此勞酷?
或許是這淒涼的歌聲感動了山神吧,一天晚上,神仙顯靈了,山上突然長出兩株神木,粗的二十個人都抱不住,足足有四十丈之高,陽面那一顆是有斑紋的梓木,陰面那一顆是名貴的楠木,看的木工們目瞪口呆,直以為自己思念家鄉過度這座神山後來就被稱作木客山,山下有個木柵村,距離越都山陰城十五里,即今紹興婁宮裡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