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舉兵反對子之,意圖控制燕國的政權,不想反而導致燕國大亂。
這時齊宣王與中山王錯抓住這個時機向燕國發起進攻,將燕國打敗,齊軍攻入燕國首都,生擒子之,將其剁成肉醬。
在燕國大肆燒殺搶掠,引起燕國軍民的反抗。
中山國也藉此闢地百里,奪城數十。
燕國的遭遇引起其他諸侯國的憂慮,在楚國悼滑、魏國惠施、趙國樂毅等人的斡旋下,楚、魏、趙三國結成聯盟驅逐齊國,燕國才保全下來。
這事甚至連莊周也有評價:
“昔者堯、舜讓而帝,之、噲讓而絕。”
——《莊子·秋水》
中山王錯在臨死之前,在鼎上留下自己的遺囑,告誡自己的子孫千萬不要學燕王噲君臣易位,導致國家混亂。
在中山國佔據相邦地位的司馬憙是顧命大臣,雖然遵守人臣之道,但中山王錯對他卻沒有絲毫信任,臨死前也要告誡兒子警惕。
“禪讓”說的地位從此一落千丈,很多人都不信它了,“禪讓說”就破了產,後來儒墨都不鼓吹禪讓。
比如《孟子·萬章上》裡記載萬章問孟子:
“堯把天下送給了舜,有這事兒嗎?”
問的就是“禪讓”的事情。
孟子很乾脆地說:“沒有。天子不能把天下送人。”
萬章問:“那麼舜所擁有的天下是誰給他的?”
孟子說:“是上天送給他的。”
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
——《孟子·萬章上》
就這一下子,把“禪讓”說抹得乾乾淨淨。
因為孟子是燕王噲禪讓子之之事的經歷者,知道禪讓說立不住腳,但是又不好公開的反對,只能轉彎抹角地予以否定!
到了戰國末期最後一位大儒荀子,是堅決否定禪讓說的。
《荀子·正理》裡說:
夫曰‘堯舜擅(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不知逆順之理,小大、至不至之變者也。
荀子認為堯舜禪讓就是“虛言”,是愚昧的人編造的謊話,根本就毫無道理可言。
這一句就把以前儒墨曾經極力鼓吹的“禪讓”給徹底否定了。
他的學生韓非在《說疑》裡更明確地說:
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
從堯舜到湯武,除了暴力篡奪就是武力爭奪,哪裡有什麼禪讓的說法?
戰國時期的《竹書紀年》裡說:
昔堯[之末年]德衰,為舜所囚。……舜[既]囚堯,復偃塞丹硃,使不與父相見。
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顯然也不取所謂的“禪讓”說,而是認為舜用暴力篡取了堯的帝位。
所以,所謂“禪讓”就是墨家偽造出來的一種理想中的古史理論,在現實中也無法施行。
你要信了,你就傻了!
(墨家機關術……還是挺出名的……而且秦始皇陵也有墨家人的參與……本文中,龍墨就是墨家人……提前劇透一下……PS:另外說一下……歷史有待考量……菠蘿寫的這些都是有感而發……這個月的話……劇情推進主要是寫於永發上將……對於歷史的認知(其實是菠蘿自己……幻想當將軍的我……哈哈哈(?ω?hiahiahia)……晚上還有一更……昨天睡了8小時……精力充沛!……這個月爭取……戰力榜衝刺……)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815章 禪讓)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億萬富豪從相親系統開始》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