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他權力無上,幾乎可以得到這世間的一切。他的義務就是,愛護著芸芸眾生,守護著他的百姓。如果他做不到呢?如果做得到這件事情的是其他人,請問他還配做這君王嗎?”林九溪聲音蠱惑般的說道。
他們都聽得出來,這分明是在為端王爺說話。
可是,怎麼聽著卻十分有道理。
也許有些人想要反駁,君王得是前一代君王的兒子。
但是,端王爺不也是嗎?
又或者說,本朝太祖皇帝可不是前朝哀帝之子。
民心所向,即為君王。
他們不約而同地意識到這句話。
林墨咬著牙,不肯認同。
林九溪沒有管他,只是派人將他軟禁。
他身上有著才華,是林九溪所認同的,但是沒那麼多功夫去勸說他。到時候自己和南宮鏡會用事實證明,既然他忠君報國,那就等他以後繼續忠心報國也是一樣的。
林九溪給願意留下來的人,重新分派官職。
但是因為留下來的人數十分有限,處理事故根本不夠用。
對於欽州城的百姓們來說,一夜之間,城主府竟然換了人!而且那麼多的守軍,也都是爹生父母養,忽然之間死去,他們的父母大呼不肯,衝去衙門告狀,平白給林九溪他們增添了許多麻煩。
林九溪每天忙得頭疼,抽了一點空,寫信給張義,讓他們那邊抽掉幾個通文識墨的過來協助。
張義立馬很高興的舉薦了自己。
林九溪想著他已經有了掌管桃源幫的經驗,也就答應了下來,只是叮囑,一定要先把桃源幫的人員安排好,若是不然自己肯定要收拾他一頓。
本來還摩拳擦掌,就等著跑到欽州跟著老大見識著最繁華的城市,張義也就只能立馬重新忙活起來。
不過桃源幫規矩向來是已經確立好了的,張義又挑了幾個,原來也跟著自己一塊做事的兄弟,讓他們留下打理。
自己則帶上了幾十個考試成績最佳的兄弟一塊直奔欽州,給林九溪幫忙來了。
因之前有了林九溪的威脅,張義自己本人又心態不平衡,於是在唸書這一塊,分外督促他人。
而其他人自然也看不慣他,於是就相互督促了起來,誰要是不肯好好學,直接用土匪常用的拳頭來招呼。論起來倒是比頭懸梁錐刺股還要更加厲害些,至少兩個拳頭下去,看書再困難,都清醒了過來。
更何況像這種幫助學習的藉口,是任誰也沒辦法反駁的。最多也關注著其他兄弟,誰要是不肯好好學,就能找藉口收拾回去了。
於是,在林九溪還不知情的情況下,張義等人的文化水平得到了一日千里,非吳下阿蒙一般的進步。
有了之前管理桃源幫的經驗,張義等人過來後的確沒讓林九溪失望,他們很快平息了紛爭。
之前的孫大人,因為口才了得,則被林九溪派去了做宣傳。他連林墨這種固執的人都能夠說得無法反駁,對於城中百姓,那更是綽綽有餘。
欽州城百姓的不安,很快就被平息了下來。他們中雖然許多人是猛然間就換了陣營,但是隻要不影響他們的生活,不論是被誰佔領了去,對於他們來說都沒什麼問題。
此時,林九溪接到了南宮鏡的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