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網友們也吵起來了。
不過所有人都習以為常,這樣的吵鬧基本上每四年都會來一次。
終於。
在六個國家展覽完畢後,輪到扶桑國了。
扶桑的傳統樂器還是不少的。
很快,一眾工作人員就從後臺搬出了一連串大大小小的樂曲。
有:三味線、尺八、太鼓、小鼓、胡弓、十三絃古箏、五絃琵琶、十七絃琴、伎樂……等等數十項。
國際網友們看到這些平時很少見的樂器,都大為讚歎。
“不得不說,扶桑的底蘊就是深厚啊。”
“確實是這樣,比起剛才六個不要臉的國家好多了。”
“雖然這些樂器我都不太瞭解,可看著似乎都不錯。”
“扶桑國的音樂底蘊真深厚。”
“不一樣的音樂傳承,迥異於西方的樂器,很不錯!”
“只可惜,他們沒有得過‘音樂之鄉’。”
“估計這次差不多了。”
“……”
唯有正在看直播的華夏網友,看到這些樂器後,一個個氣得砸電腦。
無它。
實在是這些樂器對於華夏民眾來說都太熟悉了。
“瑪德,真特麼的不要臉。”
“這些都是你扶桑國的樂器?誰說的?你站出來,勞資不甩你幾耳光!”
“什麼時候我華夏樂器都成為你扶桑的了?”
“草!”
許多人怒火沖天。
什麼三味線?不就是華夏的三絃稍稍改了一下?!
什麼尺八?不就是華夏的羌笛?!
至於什麼十三絃古箏、五絃琵琶,完全就是華夏的古箏和琵琶稍稍變了個樣子,甚至有的樂器連樣子都沒變,就被扶桑國堂而皇之擺了出來!
無恥!
荒唐!
哪怕是王默,都眯起了眼睛。
倒是趙樹似乎早已見慣了這種場面,依然表情平靜。
很快,扶桑國的樂器展示就結束了。
終於輪到了華夏。
在賤死了扶桑國深厚的音樂底蘊後,許多歐美網友登時議論紛紛。
“華夏能有多少傳統樂器?”
“估計遠不如扶桑國。”
“肯定不如啊,不然我怎麼可能從未聽過。”
“說得對,如果不是華夏這次出了一個王默,誰知道他們還有音樂傳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