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地的文化人,弄寫作的也好,搞收藏的也罷,同樣的腕兒,就是缺他們北京老炮兒僅存的那點江湖氣。
中國人一直都講究圈子文化,正如劉禹錫所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講的就是這個圈子。
不是一個圈子的人玩不到一起,同一個圈子的人往往有著相同的出身,有著相同的文化基調。
在演藝圈中其實也是如此,例如在過往後幾十年的演藝圈,比較出名的有京圈、滬圈、港圈和臺灣圈。
在這些圈子之中,京圈絕對是門檻最高的一個。
一般來說,能夠進入這個圈子的人,往往都擁有著身份和背景。
人人都自視甚高,自帶優越感,對小鋼炮這樣的普通人根本看不上。
這幫大院子弟出去吃喝嫖賭,小鋼炮是把風的那一個;一群人攢局,他也永遠是端茶遞水的那一個。
而在資本還未入駐影視圈,圈內也還沒有出現“金主”一詞。
一部影視劇是否投拍是公家單位說了算,而剩下的所有決策權,則全部取決於導演。
早期的導演們,不用看金主眼色,也不用受金主擺佈,在劇組擁有絕對的權利。
而他們想捧誰,則取決於他們“喜歡”誰。
……
第二天是週末,大傢伙都不上班,對於蘇辰這樣不需要上班的人來說,其實和平常沒什麼區分。
真要區分的話,大抵就是衚衕裡的人比平時多了,街頭的人多了。
在家裡寫了差不多一天的稿子,到了下午,蘇辰就開車出門。
這種天氣他才不會踩單車出門。
到崑崙飯店,剛下車,就看到馬未都和王朔等人過來。
這兩人是踩單車來的。
“蘇同志,給你介紹一下,這是王朔。”馬未都相互介紹,“這位是他媳婦沈旭佳,這是葉津,這是葉大英,幾位,這就是我跟你們說的最年輕的經濟學家蘇辰。”
蘇辰笑呵呵打招呼:“都是江湖抬愛,我也就是寫一本學術類的東西,可比不上你們幾位。”
“這話聽著有點意思。”王朔上下打量了蘇辰幾眼,說道,“看著也和我們一樣,我還以為經濟學家都是和我們不一樣呢。”
葉大英道:“經濟學家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做,而寫的,一百個人,起碼有五十個都敢說自己能寫出來。”
“我不是寫的,就開一飯館,我說,你們幾位有空得去我那捧捧場。”葉津笑眯眯道。
蘇辰點頭:“沒問題,走,我們先上去,老實說,我第一次來這地兒,幾位給指點指點。”
“好說,只要不讓我出錢,一切都沒問題。”王朔邁步走在前面,“這我可得在你這位經濟學家面前好好露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