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張雲風便去拜訪張崇山沈元香二人,從二人口中得知那日他倒在擂臺上之後,便由沈元香帶回養傷。
大比結果張崇江之子張龍第一,張琳第二,還有一位旁系弟子十分出眾,奪得第三。
張崇山說,不久後便會帶他們三人去東海學宮求學,而張雲風,以自己得能力便可透過學宮考驗,成為正式外門弟子!
出了家主府後,張雲風又去找張巧巧聊了一會,這丫頭自從聽說自己昏迷,便從學宮回來一直照看著自己,惹人心疼,自然要好好陪陪妹妹,這一聊又是半天時間。
最後張雲風便回到自己的庭院練劍,這是十幾年來的習慣,而且從中獲益匪淺,明心境,淬體魄。
最近幾日,行走於張府之中,各弟子均會投來一絲崇拜的目光,有些膽大的女弟子竟會暗送秋波,張雲風都會點頭回應,倒是不錯的體驗。
閒適的日子並沒有過去多久,巧巧也早已回宮修行。
一日,張崇山召集四人,啟程東海學宮,這是張雲風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走出家門。
東海學宮,位於東海城中心區域,佔地面積極廣,幾乎佔據了一半個東海城,是大周皇朝的直屬學府勢力,為周國培養人才之地。
其地位僅次於天墉城的帝王學院天墉城分院,至於真正的帝王學院,則存在於大周皇城之中,顧名思義,是培養帝王之地,據說如今周國半數以上的皇親國戚皆出自那裡。
如果進入了皇城的帝王院,那麼就幾乎意味著一生榮華富貴了,東海學宮僅次於帝王學院,可見其地位之高。
不僅如此,東海學宮還囊括了周圍數座城池的出類拔萃之人,例如東海城臨城的懷遠城,永定城之人,皆會入東海學宮修行,真可謂是天才雲集之地。
至於為何將這麼重要的培養人才之地定在眾城之中並不是最大的東海城,傳言是因為周王有一國師,善卦術,能卜吉兇,周王信其甚也。
國師曾言道,東方之地,大周之興衰所在也,故學府於東海城拔地而起,佔地頗廣,周王親自賜名“東海學宮!”
一個時辰後,張崇山帶著張雲風四人便到了這學宮門前,即使張雲風之前路過幾次這裡,但每一次見到這磅礴大氣的宮門,都會心潮澎湃一番。
只見四支巨大的石柱拔地而起,宛若巨樹,竟達十丈之高!中間兩個石柱頂端有一道巨大的牌匾,竟是靈石所鑄,上面龍飛鳳舞地刻著四個大字,東海學宮,右下角有一道更為氣勢磅礴的字跡:周鴻!赫然是周王親筆。
武王境強者與天地靈氣共鳴,可御空而行,在整個周國鳳毛麟角,周王親筆所刻之字跡,蘊涵對天地靈氣的感悟,經常有人站在這巨大的宮門前參悟一番。
此刻宮門前便是門庭若市,卻寂靜異常,眾人皆目光肅穆。
“雲風,你們四人今日之後將在這裡修行,這裡是強者的搖籃,希望你們之中有人能成為學宮裡的佼佼者,將來入帝王學院,我便知足了。”張崇山回頭小聲地對著四人說道,但目光卻始終在張雲風身上,如果說有一人能做到,那麼他相信這個人一定會是張雲風。
“義父放心,我必會刻苦修行!”
“是,家主。”
“隨我來吧。”張崇山聽到諸人回應,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走向兩位守門之人。
“這位小兄弟,我乃東海城張家張崇山,不知馬長老是否有空,煩請通報一聲。”只見張崇山對著其中一位守門之人說道,語氣柔和,彬彬有禮,哪裡還有家主的氣勢。
張雲風一想到此乃皇家直屬勢力,一座小城家主的確不算什麼,便也釋然了。
“原來是張家主,稍等片刻,我前去通報。”那位守衛雙手抱拳,回應道。
這個守衛是東海城之人,認識張崇山,雖語氣不卑不亢,但抱拳之禮,算給足了面子。
不一會,那守衛便回來了:“馬長老說在接待堂等你,進去吧。”說著,便與另外一名守衛將大門開啟放行。
張崇山在前,張雲風四人在後,就這樣進入了東海學宮大門,一路上,張崇山便開始叮囑一行人:“這馬長老乃是東海學宮外門弟子的接待長老,地位非同一般,收與不收你們,皆是他一句話的事,此人除了有些貪財之外倒還不壞,一會你們幾個可別衝撞於他。”
張雲風四人嘴上應和著,實則東張西望,看著這高大宮牆內的場景,生出唏噓之感,以後就要在這裡修行了嗎。
途中有一處巨大的練武場,竟比張家比武場大五倍之多,上面有不少弟子在互相切磋,場地間時而火光沖天,時而滿天飛雨,好不熱鬧。
又穿過一座假山和一處處貌似人居住的屋群后,終於一道奢華的殿嶼映入眼簾,牌匾上寫著外門接待堂。
張雲風四人隨張崇山邁步進入其中,只見一道肥胖的身影座位上眯著眼,右手扇著扇子,前方一道桌子,上面擺放著筆墨紙硯,好不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