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有一角叫莘莘角,雖然不大,不過卻藏著自校成立以來發生的所有可記錄事件,當然也包括每一屆的畢業生合影與名單。
沈放、盧樂樂和王耀三個人來圖書館查資料,吳天自告奮勇的去詢問資深老師相關的情況,至於為什麼是吳天去問,這裡插一句,吳天是不可思議社年紀最大,資歷最老的。
為什麼說資歷最老,因為他是留級生,每一次畢業論文和答辯他都過不去,所以至今還在留級,至於留了幾年,不得而知,他有時說三年,有時五年,沒有定數。
平日裡圖書館人本就不多,現在又剛開學不久,學姐學長畢業離校,新生們又忙著熟悉校園,這裡更無人問津了。
“你們先看著,我去那邊轉轉。”不到五分鐘時間王耀已經動搖了,畢竟讀書這種事情對他來說難度還是很大的。
盧樂樂也好不到哪裡去,蹲在一旁看起了小說,時不時的逗樂幾聲。
經過幾番尋找,沈放終於找到了1921屆畢業生的相關資料,書中有一張黑白合影,以及黑白照下方的合影人員名單。
“餘秀琳,施存統,劉善奇,吳成慕,孫梅薇,康建,董月兒,劉慧……另注李青藍於1920年10月15日死亡。”
空蕩的圖書館內傳來一陣指敲桌子聲,“如果真的像柳棠說的那樣,在安河橋自殺的人的存在會慢慢消失,那為什麼會有有關李青藍的介紹?”
“照片拍攝於1921年6月15日,畢業典禮當天,第一次編纂日期是1921年7月28日,也就是說在這之前李青藍的死還是有人記得的。”
沈放又將時間翻到了1935年,同樣是一張黑白合影,合影人員名單沈放一一看過,“沒有劉芳瑜?死亡備註也沒有,難道說這個時候劉芳瑜的存在已經消失了?”
後面幾個在安河橋自殺的同學名字同樣沒有出現過,沈放一一翻過。
“李青藍入學時間是1917年,自殺時間是1920年,存在消失的時間應該在1921屆7月28日編纂日至1935屆編纂日期之間,1917年至1920年間發生了什麼導致了她的自殺,1921年至1935年間又發生了什麼導致了存在的消失?”
沈放繼續翻閱資料,他試圖想要再找點什麼有用的情報,不過由於時代相隔太遠,介紹本就寥寥無幾,很難找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也不知道吳天那邊怎麼樣了?”
沈放繼續翻閱,直到翻到第九個死者段嬌嬌,段嬌嬌是除了陳曉慧以外離現在最近的死者。
段嬌嬌死於2012年10月15日,2014屆的合影上依舊沒有她的身影,同樣連備註都沒有。
沈放看著2014屆的合影照,“吳潔月,楊茜,杜飛,劉詩雅,閆立偉,楊子晴,吳天……”
兩個熟悉的字映入眼簾,隨即沈放視線上移開始尋找吳天名字對應的那個人,“吳天,三排左起十四位,三排……左起……十四……有了!”
照片上那個稚嫩的少年留著一頭短髮,幹練清爽,無框眼鏡顯得文質彬彬,有幾分書生意氣,與那個油頭垢面,熊貓眼的吳天判若兩人。
“怎麼可能……”沈放自嘲的搖頭傻笑,怎麼會有一瞬間覺得這就是同一個人的想法。
教導主任辦公室。
“怎麼?考慮清楚了?”肥胖中年男人嘴裡叼著根中華,辦公室內煙霧繚繞。
“我今天來不是為了畢業的事情,老師,關於讀愛搬進新校區的事情……”
“讀愛的事情你就別管了,社團的那些老人已經離開了,你也沒必要守著個社團不放,憑你的成績想畢業應該不難……”
中年男人吐露個菸圈繼續說:“你們趁早從老校區搬出來吧,那棟老教學樓很快就會拆除,我會讓學生會給你們批新的社團活動室。”
“拆除?”吳天拳頭攥出了聲兒,似心有不甘。
“現在已經是危樓了,沒必要再留著。”
辦公室內沉寂了許久,只有教導主任抽菸的聲音。
“什麼時候拆除?”
“年底。”
“能不能再給我點兒時間,至少,至少到這個學年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