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開山鼻祖
王平安低頭想了半晌,正巧這時過水麵條送上來了,他便開始吃麵,並不說話,更不回答殷九乘的話。
他這一裝深沉不要緊,可把別人給急壞了,歐陽利道:“主人,這可是揚名的大好機會,你現在不過是在徐州有名,如果出了醫書,那全天下的人就都知道你啦,能留有一本著作傳世,這可比考上狀頭都要風光,後世之人才更會記得你!”
王平安用筷子挑起幾根麵條,放在嘴裡咀嚼,道:“這麵條做的相當不錯,先用水煮熟,再用冷水過一遍,出來的麵條又勁道又好吃!”
哈米提也急了,他道:“小觀音……”
王平安擺了擺筷子,道:“別叫我小觀音,我不喜歡這個稱呼,我都說了多少遍了,你們怎麼還叫個不停啊!”
哈米提幹笑幾聲,道:“好好,你不喜歡,那我們就不叫,叫你無病好了。我說無病啊,我是個生意人,凡事只從賺錢多少上看,醫書這東西,那可是很實用的呀,就象黃曆似的,只要家裡能買得起的,家家都有。為啥黃曆又叫通勝,就因為它實用啊,你要是出了醫書,那不也很實用嗎?”
黃曆相傳是由軒轅黃帝創制,故稱為黃曆,民間又俗稱為“通書”。但因通書的“書”字跟“輸”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勝”。可以這麼說,對於民間自發性質的印刷品中,黃曆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銷量最大的了,就因為它實用。當然這並不包括帶有政治色彩的書籍,只說民間自發印製,但自發才代表著認可,不認可一種東西,誰有心情去自發印刷去,印出來也沒人買啊。
王平安卻仍舊不置可否,他吃了幾口過水麵條,這時小販又送上來一盤香椿炒雞蛋,叫道:“客官慢用!”
王平安挾一筷子香椿,放在嘴裡吃了,道:“香椿是好東西啊,你們知道嗎,它和雞蛋放在一起炒,大有食療作用。”
他抬頭看向眾人,用筷子敲著盤子,道:“你們可別小看這道菜,以為它便宜,也就能解個饞。其實這道菜的作用相當大,可以滋陰潤燥,澤膚健美。如果說到藥用價值,可以治療虛勞吐血,目赤,營養不良,白禿等病症。普通人經常食用,可增強體質,抗病防病。”
說著,他又挾起一大筷子香椿炒雞蛋,就著麵條吃了。
阿依丁嘆了口氣,道:“無病,咱們說正事呢,你說菜乾嘛。你是不是怕你寫出醫書來,印出來後,沒人買啊,醫書肯定比黃曆賣的貴。這點你放心,本錢不用你出,我和我姐夫包了,印出醫書後,便宜發售,咱們賠本賺吆喝還不成嘛!”
如果是別人打本,自己能賺渠道費,殷九乘自然願意,反正虧也不虧他的。清了清嗓子,也勸王平安道:“無病,你是看今天洛陽這麼多人大賭,結果賭輸了,怕他們對你不滿吧?”
王平安想了想,點頭道:“這個也是一方面,你看那個小販還賠了二百文,他這一天下來,怕也就能賺這些錢吧,有可能還不是淨利。”
殷九乘嘿了聲,道:“願賭服輸,他們既然想拿衛大將軍的眼睛下注,就得接受人家眼睛治好了的這個結果。無病,你看他們現在對你咬牙切齒地,可如果一旦有病,你信不信,他們頭一個想起的就是你!”
桌邊眾人一起笑了起來。阿依丁道:“可不是嘛,他們為啥能第一個想起你來,因為你給他們的印象深刻,你讓他們這時疼得越歷害,他們想起你時,越覺得你醫術高超,不信你就等著看!”
王平安也笑了笑,從心理學上來講,確實是這麼回事,但那終究是過一陣子的事了!
雖然話是這麼說,自己的名頭也算不小了,但如果真的要出一本醫書,卻還是有些困難的,在古代,出一本醫書,對於醫生本身來講,考驗極大。
張仲景能出醫書,那是因為他是漢代的大官僚,曾做過長沙太守。《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這說明張仲景在寫書之前,就已經是天下公認的名醫了。但即使這樣,他的著作發行天下時,也是在他臨去世之前不久。
孫思邈能出醫書,但也是在名滿天下之後,皇帝百姓無人不知,但他的《千金要方》是什麼時候出的呢,是在他七十多歲時出的。孫思邈不是神仙,他是不會知道自己能活多久的,在古稀之年,估計著自己有可能不久與人世,所以出了書,至於他後來又活了那麼多年,這並非是他本人所能預料的了,他畢竟不是真的神仙!
李時珍能出醫書,他的故事人盡皆知,《本草綱目》的出版有多艱難,都被拍成了電影。李時珍能力極強,但他的權勢卻遠不如張仲景和孫思邈,所以連他本人都沒能活著看到自己醫書的出版!
在古代,出本醫書太難了,各方面因素都要考慮到!以王平安不到二十的年紀,如果他真的出了一本醫書,非得半路夭折不可,就算是這本醫書最後被認可,但也肯定是王平安死後百八十年的事了,經過時間的洗禮,由後人去認可他!
王平安要想出醫書,在現階段只有一種可以推廣的辦法,即他成了太醫署裡的最高長官太醫令,自己編書,自己稽核,然後用行政命令,刊印全國。只有透過這種國家力量,才能讓他的書得到認可,從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