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孩子,你也不要苦了自己。這是阿媽和你的哥哥姐姐攢下來的錢,還有咱們村民一起湊的一點路費,給你。”
說著,老婦便顫顫巍巍地把一堆皺巴巴的、看上去已經快要褪色了的錢塞到了小琰手裡。
那些錢中,有一塊、兩塊的紙幣,有的甚至已經四分五裂,勉強用膠帶或者是其他什麼東西粘在了一起。
還有一部分,是五分、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幣,按理說,這種價值的貨幣幾乎已經快要在市面上絕種了,可是在這堆錢中,卻佔據了並不算小的比例。
老婦交予小琰手中的這堆皺巴巴的、像是破爛一般的錢幣,加在一起滿打滿算可能也就只有不過百元,別說紅票子了,這其中甚至連一張超過二十元的紙幣都沒有。
哪怕是十元錢,在這堆紙幣中已經算是“鉅額財產”了。
雖說手中這堆錢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都微不足道,在現代社會中,這些錢哪怕是加在一起,恐怕都不夠吃一頓飯的。
可握著手中這堆破舊的紙幣,無論是小琰還是此刻的姜哲,都只感覺心中沉甸甸的。
因為他,或者說他們握著的不是一堆毫無價值的零錢,而是自己的哥哥姐姐,自己的老母親,乃至全村村民辛辛苦苦、省吃儉用才積攢下來的積蓄啊!
對小琰和此刻的姜哲而言,這堆錢甚至比泰山還要重上許多。
這是全村人的努力、血汗與希望。
“到了外面不要苦了自己,小琰,你一定要成器,咱們村的人就指著你了!”
老婦人的語速十分緩慢,說著,她的臉上綻放出一個皺巴巴的、極為難看的笑容。
可在小琰和姜哲的眼中,這卻是世界上最為美好的笑容。
隨之而來的,是關於小琰家人的記憶。
雖說這老婦人看上去十分蒼老,給人一種隨時都有可能忽然離世的感覺。
可實際上,這白髮蒼蒼的老人才不過五十多歲,年齡與其看似早已年逾古稀的外貌極不相配。
在那種常年勞作、生活質量極為低下的村子裡,外貌與身體比實際年齡小二十多歲是極為常見的現象。
成日面朝黃土背朝天,成年忍受太陽的暴曬、雨水風霜的洗禮,長期生活在這種與“精緻”和健康毫無關聯的苦日子裡,生活中只有“辛苦勞作”與“勉強餬口”八個大字,又怎麼可能有所謂的保養,又怎麼可能有年輕漂亮的面容與健康無損的身體?
要知道,無論是烈日驕陽,還是寒霜冬雪,對人的摧殘都是十分之大的,更別提還要伴隨著沒日沒夜的辛苦勞作了。
想起這麼多年來媽媽含辛茹苦地把自己拉扯大,想起哥哥姐姐的照顧,無論是小琰還是姜哲都忍不住鼻子一酸,眼淚“唰”地一下就止不住地掉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