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慶治欠了欠身子,笑得意味深長,“下官身為刑部尚書,查辦刑獄本是分內之事。何況,王爺眼下督辦京兆事務,下官更當盡心輔佐,以報王爺信重之恩……”
皇帝有意培養端王,雖然不是名義上的京兆府尹,但上京城的大小事務,全由他督理。
不僅如此,皇帝還破格讓他執掌右翊衛,以及宮衛禁軍,用以節制太子“東宮六率”的直屬親兵。
箇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當爹的偏心,李桓也不負眾望。
他督理京兆以來,為官員謀利,對百姓寬容,並親手操刀修改刑律,減輕立朝以來的諸多酷刑。
這使得他在市井坊間很得讚譽,美名傳揚。
上元節那天,尤太常家的三郎墜落飛橋,起初京兆府判定是酒後失足。可宮裡的太醫接骨續命以後,尤三郎竟然甦醒過來,一口咬定是有人推他。
這事在上京喧囂了好幾日,傳聞不少。
坊間幸災樂禍,說他招貓逗狗,死了才好。
京兆府會同刑部,查遍當晚邛樓的可疑人員,也沒有找到兇手。
尤老令公為了這個寶貝疙瘩,天天到御前哭訴。
換以前,皇帝頂多也就寬慰幾句,但如今端王督理京兆,一心想要整飭民風、革除時弊,這案子一出,又找不到兇手,就如同當眾打了端王殿下的臉。
薛慶治心領神會,說幾句場面話,李桓也就不再多說,將臉一轉,淡淡相問
“方才入府的馬車裡,是何人?”
薛慶治有些心虛。
當年,他們對外只說那孩子體弱,送到鄉下的祖宅去養病,後來被拐子拐走了。
薛六如何去的舊陵沼,薛慶治也不知情。
但要是讓李桓知道那個欺負下人的女子,就是薛府準備抬入端王府給他做妾的薛六,只怕要壞事……
幸虧廊下燈火昏暗,李桓未必看得清人。
薛慶治於是說道“黑燈瞎火的,下官也沒有看清是哪一房的姑娘……”
李桓輕嗯一聲,給他臺階。
“岳丈府裡的事,本王本不該過問,可最近太子頻頻發難,父皇又極為看重治家之德、門楣風紀。岳丈要是撞到刀口上,治家不嚴,也是重罪……還是不要再出差錯才好。”
薛慶治抬袖抹了抹額頭,“多謝王爺提點,下官省得。”
李桓點點頭“告辭。”
薛慶治彎了彎腰“下官恭送王爺。”
李桓徐徐負手,大步走在前面。
薛慶治三兩步跟上去,回頭看一眼馬車消失的方向,暗自咬牙。
禍害精!
剛回來就給他惹事,果然是天生的七殺災星。
哪裡像他的大姐兒和四姐兒?一個是福星轉世,一個有靈慧在身。一個嫁端王為正妃,將來母儀天下。一個嫁給手握重兵的靖遠侯愛子,今後尊榮無限,全是當爹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