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漢兵可是天漢大軍,乃是“荊楚勇士奇材劍客”。
活著時鬥匈奴單于八萬大軍,未曾懼怕;
死後冒著靈魂湮滅的死罪從靈域逃脫,未曾懼怕;
回到現世做遊魂,和公孫述遊魂大軍作戰,不曾懼怕;
反抗吳漢在成都城濫殺無辜時,不曾懼怕;
不惜和長生界使者莊君平開戰時,也未曾懼怕;
即便被張道陵困厄兩千年,更未曾懼怕。
如今即便虎落平陽,區區三千孟嘗君門客,也敢用鄙夷的眼神相看?
五千漢兵怒不可遏,他們直接衝到玉清宮南府,不由分說,將三千門客揪出來痛毆了一頓。
漢兵們個個野蠻體魄,打文士謀臣的孟嘗君門客,自然輕而易舉,更何況人數上,他們也佔優勢。
除了馮諼等幾十個素來和漢兵相善的長者,五千門客素來敬重,沒敢向他們動手,其餘眾門客無不負傷掛彩,慘叫之聲迴盪在玉清宮內外。
等到王松、杜玄蘇林聞訊趕到時,五千漢兵早已出完氣各回北府,只當沒事一般。
杜玄和蘇林尷尬無比,兩人不住向王松賠罪。
王松臉上自然掛不住,畢竟他是三千門客的主公。
然而,又能奈何?驅逐漢兵,又太過於意氣用事,何況此時的王松還因為救女兒之事,對杜玄和五千漢兵感恩戴德。
不過,為給三千門客挽回顏面,王松還是當著杜玄蘇林的面宣佈,從此之後不再向北府提供財政救濟。
此事之後,三千門客每天諫告王松,無論如何要將五千漢兵逐出玉清宮,即便王松有心接濟一下杜玄和漢兵,也是不可能了。
但三千門客被毆的痛苦並沒有持續幾日,對北府漢兵的幸災樂禍,平衡了他們被毆的痛苦。
自打群毆了三千門客,五千漢兵嚐到了比三千門客痛苦數倍的惡果:財政危機,沒得吃了。
杜玄是拿不出錢來供養五千個和正常人一樣有衣食住行需求的遊魂。
蘇林也是散盡家財,變賣儲備的各種極品裝備,也不過為五千漢兵籌備到只夠一週吃用的錢財,這麼點錢財,也是很快花得精光。
之後,五千漢兵便過上了時常吃糠咽菜、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數日之後,那種飢餓的感覺簡直比在戒鬼井中受厄更加難受。
五千漢兵在戒鬼井中作為魂魄存在,雖然也需要補充靈力,但原本看護戒鬼井的使者、道士們會為他們提供補充靈力的食物,即便後來看護者們離開了,還是在螺旋臺地設定了一些符語,以保證五千漢兵能夠以靈體形態繼續生存。
如今脫離戒鬼井,一切解脫,再沒有什麼保證生存的符語。
而如果以靈體形態進食,那便需要用魂幣買取靈體食用的特殊食物,換算下來,比以肉體進食現世食物的價格高多了。
事已至此,杜玄是兩手一攤,沒轍。
而蘇林則開始培訓漢兵,試圖讓他們接懸賞單子,抓遊魂賺魂幣。
雖然這是一可行的路子,一些漢兵的確憑藉過人的武藝做上了遊魂獵人,但因為對市場交易習慣、抓捕遊魂的規則等不是特別熟悉,往往也事倍功半,每天賺到的魂幣和五千漢兵每天的需求相比,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南府三千門客則因為生意經驗豐富,人脈資源佈滿中華,他們全國各地跑,在各大勢力、各大家族間做著遊魂材料的生意,蒸蒸日上,日進斗金。
南府門客如今是每天吃香喝辣,酒肉之氣時常穿越宮越殿,飄蕩北府上空,經久不絕。
北府漢兵則是看著眼紅、聞著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