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青婷:“嗯,你說得對,馬文軒,你接著說。”
成本中心負責人馬文軒:“我認為假設專案部獎金是100%的話,那麼應該切出來大約30%的樣子給專案部之外的公司總部的各相關部門,如事業部在總部的人員,各直接管理工程的公司總部員工,如成本中心。
專案部留正常計算出來的獎金的70%,按照剛才各位大佬討論的政策走。
為什麼要有這個麼個建議呢?
因為我們是工程公司,利潤都是來自於專案部,其他地方都是隻花錢服務於專案部的地方,並不能夠真正地產生利潤。
所以把專案部的獎金切一部分出來分配給總部的相關管理人員,是一種合情合理的做法。”
白青婷:“好,馬文軒說得不錯。
我馬上採訪一下專案經理代表彭思遠。
請彭思遠對剛才馬文軒表達的觀點發表一下看法。”
第五事業部西山專案經理彭思遠答道:“白老闆,馬總剛才所講的觀點,說直白點就是,公司給的獎金應該是整個公司管理工程這一塊系統的所有人的,而不應該是隻屬於專案部的。
這一個觀點我是認可的。
但是我不太認可抽走30%,這個比例還是太高了。
畢竟專案部的幾十號人原則上是隻守著一個專案部的,我來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我們來假設一個專案部的人數是二十號人,每兩個專案部組成一個生產片區,每三個生產片區組成一個事業部。
那麼一個生產片區是62號人,一個事業部有200號人。
這樣的話按事業部員工數量測算,暫按每個人250萬元年產值計算,一個事業部一年的產值是5個億。
這裡對這個250萬元的年人均產值資料作一個簡單的解釋。全公司2011年產值是20億,大致是1000人,平均攤銷到每個人的頭上是200萬元的年產值,但是生產體系的人加在一起也就800人左右,20億年產值攤銷到這800人的頭上,計算出來正好是個250萬元,這麼一個奇妙的資料,不能怪我,哈哈,不能怪我。
我們現在來計算一個專案部的獎金,然後假設每個專案部的獎金都是一致的。否則的話是沒有辦法測算得清楚的。
每個專案部在2011年完成的產值是5個億除以6個專案部,是8333萬元。
產值獎按千分之四計算為33萬元。
收款獎按千分之六計算為50萬元。
結算獎按千分之五計算42萬元。
結算超額毛利獎,暫按實現5%的超額毛利計算,按20%的結算超額毛利獎計算,333×萬元。
我們現在先把產值獎、收款獎算清楚,因為結算獎和結算超額毛利獎原則上當年是拿不到的,但是可以在2011年攤銷部分,比如說攤銷50%。
一個專案部的產值獎+收款獎在萬元+53萬元等於83萬元。
如果是按專案部攤銷70%,總部攤銷30%計算。
先把人數說清楚,專案部是62人乘3等於186人,含片區生產負責人以下的人都算在專案部,事業部總部的人則是200人減去186人,等於14人。
186個專案部人員的總獎金是83萬元乘以6個專案部再乘以.6萬元,除以186個人,則人均2011年的產值獎、收款獎為348.6萬元除以186個人,等於1.87萬元每個人。
14個總部人員的總獎金是83萬元乘以6個專案部再乘以.4萬元,則人均2011年的產值獎、收款獎為149.4萬元除以14個人,等於萬元。
白老闆,你看,本來總部的工作就離家近,工資又高,現在這個獎金又是嚴重的偏高,那麼我們還有哪個員工還願意去基層專案部工作呢?”
白青婷:“彭思遠,沒有想到你一個專案經理,居然有這麼強的邏輯思維和清晰的計算能力。
你的這個平均獎金的演算法裡面還有一個瑕疵。
那就是這些獎金,實際上是專案部的部分要把大頭分配給專案商務經理、專案經理、片區商務負責人、片區生產負人,其餘的才按平均分配給大家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