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工程這個事情,每天都面監著千變萬化。
也許今天還不差管理人員,明天被甲方催急了需要趕工了,馬上就差管理人員了。
我們第五事業部的員工,在招聘的時候就是打了招呼的,不管你以前怎麼樣,現在到了第五事業部,就必須要聽從招呼,服從安排。
不得選邊站隊,拉幫結夥。
專案部的管理人員配置不均勻的時候,優選在片區調整人員解決,其次可以跨片區調人員解決。”
白青婷:“宋總,你這個的意思是根據需要調整人員配置?”
第五事業部總裁宋致遠:“白老闆,你總結得很到位,我說了那麼大一堆,你用根據需要調整人員配置就給解決清楚了。”
白青婷:“關於第2個問題管理人員配置不均勻問題,還有沒有補充的?
沒有的話,就到第三個問題了。
員工升級機制不透明。
陶總。”
第一事業部總裁陶武明:“這個在我們東北來說,可能問題更嚴重一些,大哥喜歡誰,誰就更容易得到重用一些。這個問題我沒有解決的好辦法,認為是正常的。
再加上公司自身也沒有出這個透明的工員升級機制。”
第二事業部總裁雷春:“這個員工升級機制不透明的問題,是缺乏了一些對應的規章和制度。
建議由人力負責人周楠總牽頭,完善一個薪酬體系,把這個員工升級機制寫進檔案裡,每個新人來了就發一本。”
白青婷:“完善一個薪酬體系。人力的周楠總,你的意見呢?”
人力負責人周楠:“白老闆,我認為雷總提的意見很精準,我會後就著手安排疏理我們的薪酬體系,把毛病找出來後,形成有一解決方案,報公司審批。”
白青婷:“宋總,員工升級機制不透明的問題。”
第五事業部總裁宋致遠:“剛才大家都說了要重新形成一個新的薪酬體系。
在這裡提個建議,明確一下,實現什麼樣的業績的團隊可以有多少提職加薪的比例。
這個團隊可以是生產片區,也可以是事業部。
總之是要避免吃大鍋飯的問題,提職加薪的事情,不能夠搞平均主義,要對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給予提職加薪。”
白青婷:“不吃大鍋飯。
趙滿福,你說下員工升級機制不透明的問題怎麼解決?”
第五事業部南海片區生產負責人趙滿福:“員工升級機制不透明這個還是比較的模糊,我認為員工升級機制需要有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否則及時是透明瞭機制,一樣的整得員工人怨聲載道的。
比如說:專案經理,量化標準就是完成了多少產值,收回了多少錢?
比如說:片區商務負責人,每人管了多少個專案部,有多少產值,有多少收款,有多少對下付款,是正現金流,還是負現金流,有沒有對上的結算,辦沒有,辦了的結果怎麼樣,目標考核的毛利率降低了沒有等。
有沒有對下的結算稽核,準確率如何?
有沒有被舉報,如果被舉報後查出來的結果怎樣?
有沒有培養新的商務人員等。
等等,這些考核指標,他的得分是多少,設計好各項得分的權重。
這樣就可以完全量化一個片區商務負責人考核指標,以分數來計算,分高的有權利參與提職加薪。”
白青婷:“你這個說的好複雜。
你自己總結成幾個字,試一下。”
趙滿福:“白老闆,總結成:將員工的升級標準量化,你看,可行嗎?”
白青婷:“員工升級標準量化,可行。”
白青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