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滿福答道:“專案部在搶工的過程,這些工作上的疏漏是難以避免的。不必如此認真。”
張雲青則是不以為然地答道:“我並不認為他這是工作疏漏,反而是故意這樣乾的。”
趙滿福問道:“何以見得是故意為之呢?”
張雲青答道:“主要原因有:
一、于丹珍這段時間都在問苗木、材料的兩個人有沒有需要招標的專案,都回答是沒有需要招標的。
二、材料採購的王名要把這些檔案編制好的話,至少也是需要幾天時間的。如果不是故意規避別人安排隊伍投標的話,他可以在知道有這個專案需要招標時就正大光明到告訴商務部。這樣的話我們商務部就可以找一個廠家參與投標。
這樣才能真正地避免他王名一個人獨自操作,避免違標的現象發生。”
趙滿福思考了一會兒後答道:“你分析得不錯。
但是,你考慮過其他問題沒有呢?”
張雲青比較疑惑地問道:“請趙總直說,我不知道這個其他問題是什麼問題。”
趙滿福答道:“其他問題是泛指。比如說,我們對下的付款情況。
目前來說,我們公司對下的付款根本就沒有按照合同約定來付款,合同上明明寫的是70%。
結果呢?
你這段時間已經整過那個資金計劃表了,你想過沒有,我們其實在資金計劃表裡給下家付的款連70%的一半都沒有。
這變成了什麼?
是不是相當於是要求下家進行墊資施工了。”
張雲青答道:“按你這麼說,是有點墊資施工的味道在裡面。但是墊多久並沒有明確。”
趙滿福答道:“當然是沒有明確,因為我們是才進公司來的,根本就不知道公司玩的是什麼套路。說白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張雲青答道:“確實我們目前是沒有整明白公司的套路的。”
趙滿福答道:“在我們沒有整清楚的情況下,我們肯定是不會喊我們的朋友來參與競標的,對不?”
張雲青答道:“對。更何況,我們在這裡也沒有朋友會幹這個不鏽鋼欄杆的活。”
趙滿福答道:“所以,你在市場上去胡亂找一個隊伍來參與投標,如果沒有投中還好。萬一要是這個單位投中標了,在搶工的過程中,對方提出各種理由的索賠,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應對?”
張雲青道:“怎麼應對,當然是見招拆招了。”
趙滿福繼續分析道:“好一個見招拆招。
多的都不說了。
我就說一個最簡單的,你說說看該怎麼應對。
中標後,知道我們搶工,材料也進場了,就非要說中標價低了,不調整價格不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