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讓人去周邊的縣城問問,咱們這邊有很多百姓會自己種些麥子,或許有沒有脫粒的那種。”有人給出回答。
“這個事情交給我吧,我去找找,大家先繼續研究一下,看看其他地方有沒有什麼能夠改進的地方。”陳曦想了想說道。
陳曦立刻返回蜂巢園區,把自己的需求說了一下,然後蜂巢的人就像勤勞的小蜜蜂紛紛飛出蜂巢,開始去往周邊的縣城,尋找那些還沒有脫粒的麥子。
直到天色變黑,蜂巢的人才紛紛返回,還真讓他們弄到了很多的麥子。
這些麥子都是農戶自己在空地上種植的,有些是因為懶得脫粒,大部分都是為了圖個吉利,在自家的糧倉裡家裡掛上兩捆麥子,圖個年年有餘糧的好兆頭。
第二天一早,陳曦就帶著人,拿上那一大堆沒有脫粒的麥子來到農業科學研究院。
叫上那些工匠開始測試。
幾個力氣大的鐵匠主動擔任發電機,搖起那個笨重的主軸。
有人拿著麥子從進料口把麥子送入脫粒機,一陣噼裡啪啦的聲音過後,真的有麥子從下面的出料口出來了,就是數量不是很多。
停下機器,工匠們把機器裡面的東西都拿出來,麥穗上還有很多的麥子。
陳曦仔仔細細的看了一下發現,主軸的釘子和箱體的距離有些遠,所以只有一次機會脫粒,不能讓那些麥穗脫的很乾淨,而且,這東西沒有秸稈的出口,這樣的話,幾十斤麥子就要停下來處理裡面的殘餘秸稈,很是不方便。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由於是臨時組裝的,各個零件只見的對接不是很牢固,主軸的一側由於摩擦,已經有了一些焦味,趕上鑽木取火了。
一旁的工匠也是有些失望。
“想要創新,就不能怕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一萬次的失敗都不可怕,只要我們成功一次,就會向著全新的方向前進一大步,大概的問題我已經知道了,現在咱們回去研究研究改進的措施。”陳曦給眾人打氣。
這些工匠一聽,說的有道理,也紛紛重新整理一下心情,點燃熱情,繼續努力。
教室裡,陳曦開始講解改進計劃。
首先就是主軸的問題,猶豫這裡沒有軸承,所以摩擦是一個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只能用材料的強度來對抗這個磨損的過程。
其次就是主軸的位置,要想提高效率,就要讓進到機器裡的麥子有充分接觸那些釘子的機會,所以主軸的位置要重新制定。
另外就是主軸的強度,機器的箱體強度,還有就是秸稈的處理問題。
陳曦一條條的提出,工匠們都自己記下,然後苦苦思索對應的辦法。
“唉,有軸承就好了。”陳曦嘀咕道。
“軸承?那是什麼?”一個工匠的耳朵尖,聽見了陳曦嘴裡冒出來的全新名字,不由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