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物學家的不完全統計,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至少有著43個種類的13490個生物體,都是依靠著鯨落而得以生存。
鯨的一生要吃無數食物。鯨魚的胃分成四個部分。第一個胃是食道擴大形成的,所以它有很大的食量。它一次可以吞下大約200萬隻磷蝦,每天消耗25噸食物。
如果它肚子裡的食物少於2000公斤,它就會感到飢餓。每天25噸,一年需要730噸到1825噸。
而鯨魚的一生大約要吃43800~109500噸食物。
鯨魚從出生開始,就不斷地在向大海索取。雖然說鯨魚的一生要吃下十萬噸食物,可每當鯨魚死後,鯨落來臨之時,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鯨魚也開始了對大海的回饋。
他從海面慢慢沉下,落入漆黑的海底,彷彿最後一次擁抱大海。
在長達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鯨落過程中,它化身為漆黑海底的一盞孤獨的明燈,給無數其他的大海子民帶去養分。
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十五年。
一鯨落,萬物生。這就是鯨落真實的樣子,殘忍卻又美麗,淒涼卻又包容。生於 大海,長於 大海,死於 大 海,最後什麼也不剩,完完全全的還給大海。
它給漆黑的海底帶去幾十上百年的熱鬧與繁榮,供養著海底無數生物,大到身長數米的鯊魚,小到微不足道的細菌,反哺這片養育了自己的大海。
鯨落的葬歌,是一隻鯨魚,最後一次擁抱大海的方式,也是鯨魚給予生他養他的大海的最後的溫柔。他緩緩墜落黑暗,看似悲涼而悽慘,卻又壯觀而美麗,看似短短一瞬,卻又久久迴響。
它逝去卻未曾離開,它消亡卻無處不在。他是死亡,也是新生。
一隻鯨魚生的時候用了萬物的生命,死了也養育了萬物。
這何成不是一種因果呢?
"鯨落"一詞,淒涼而又美麗。
顧長天第一知道鯨落得時候也感慨它死的偉大。
身在大海之中,顧長天自然時需要下水暢遊一番了。
不然這一次豈不是白來?
懷著這樣得思想,顧長天穿上了潛水服,有保羅以及幾名士兵得幫助下。
慢慢得下到了海底。
海底的世界時美麗的,是寂靜的。
大海令人嚮往,幽奧迷離的海底世界更是讓人神牽夢縈。
不知多少人嚮往海底卻止步於陸地。
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理由太多了,是時間,是金錢,是怕死,是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