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疑是給人一種打招呼的感覺。
十幾條水柱齊齊地噴射,確實有種壯觀的感覺。
在 陽關的照耀下,這些水柱還呈現出了不同的顏色。
像是彩虹且勝過彩虹。
這一幕時值得記錄的。
這不,胖子及時的將這一幕用單方拍了下來。
還拿著相機讓自己與這一幕合影呢。
顧長天笑了一下,“海洋,真好看啊。”
是啊!海洋很美麗。
可這樣的美麗背後隱藏著什麼誰會知道呢。
顧長天除了在海洋上遇見了鯨群,還見識到了鯨落。
“世界上有很多的東西,你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生不過幾十年,當人的生命走到盡頭時,便會塵歸塵,土歸土。
但是有一種生物,他的死亡不是終點,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開始。這種生物名叫鯨。
還記得之前看紀錄片的時候,科學家透過潛水攝像機探索深海時,遇到一個龐然大物,當鏡頭拉近些,原來是一具鯨魚的屍骨。屍骨長達十五米,相當龐大。鏡頭再拉進一些,科學家才發現,原來鯨魚的屍骨上如此熱鬧。有許多章魚吸附在屍骨上,還有數不清的不知名海洋生物,正在蠶食著鯨魚的屍體。這副屍體已經被啃食得所剩無幾,一根根空蕩蕩的肋骨有些許猙獰。
生物學家也從這具屍體判斷這是一具鬚鯨的屍體,已經死亡了數月之久。
印象中,鯨身上總具有著一種神秘虛幻且飄渺的色彩,他們擺動著龐大的身軀,在無邊無盡的海洋裡自由穿梭。偶爾從海面一躍而起,身姿優美,就像莊子口中的“鯤”一樣。“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躍起的那一瞬間,彷彿遊於雲端,觸控星辰,化為永恆。、
但我們卻忘了,即使是這麼唯美的生命,也會有死亡的一刻。只是鯨魚的死亡不叫死亡,而是有著一個美麗的名字:鯨落。
“一念成山,一念成海,鯨落十里,萬物重生。”似乎所有關於鯨落的詞,都會帶有一些朦朧的詩意。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真實的鯨落,其實是一個殘忍而悲壯的過程。當鯨魚覺得自己快要死了的時候,它會悄悄地找到一個深海區,獨自等待最後一刻。
當呼吸消失時,鯨魚的巨大身體將沉入黑暗的深海。此時此刻,聚集在鯨魚附近的海洋生物將蜂擁而上吞食鯨魚的屍體。
從鯨魚停止呼吸到巨大的身體完全分解大約需要424個月的時間。每天,每時每刻,鯨魚屍體周圍都會聚集有大量海洋生物,吞噬著鯨魚的皮和肉。
在此期間,除了長時間等待鯨魚死去的生物外,還有成千上萬的海洋生物被鯨肉的味道所吸引。當它90%的皮肉被吞噬殆盡後,這群聞到鯨肉氣味而來的海洋生物才將慢慢散開。
但這還只是鯨落吞食開始。這些海洋生物離開後,一些較小的甲殼類動物會在屍體上定居下來,生活並吃掉屍體上殘留的軟組織。它們將在鯨魚的屍體上生活大約兩年,直到最後一點肉被吃掉。
到這個時候,漫長的鯨落過程還遠未結束。甲殼類動物離開後,清道夫和厭氧菌開始進入鯨骨,分解鯨骨中豐富的脂質。它們在鯨骨中停留50到100年,直到骨骼中的最後一點有機物耗盡。
最後,海洋生物耗盡了鯨魚的所有營養。此時鯨魚遺骸變成了海底的珊瑚礁,成為一些海洋生物的生存場所。這場盛大而漫長的鯨落終於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