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審帶來了徐行的回覆,很顯然,呼延合的計劃,從第一步開始,就已經告破,被徐行無情的拒絕了。
不過,這其實也算是在呼延合的意料之中,事實上,只要徐行一天不放人,自己就會受制於徐行,一旦貿然行動,徐行就會對自己的兩個女人不利。
只是,這個時候的呼延合怎麼都想不到,當初被自己驅逐出境的牛羊馬三大家族,竟然真的在山間落草為寇,更沒有想到,這三大家族殘存的族人,直接歸入了徐行的陣營。
如此,一些往日裡被封存的秘密,就自然而然的暴露了,從呼延合的角度出發,很顯然牛羊馬這些故人,是已經把那些不該說的事,告訴了徐行,至於說了多少,藏了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這主要是看牛文兄弟的悟性,到底夠不夠高。
這個故事,要從呼延合的少年時期,開始說起。
那時節,九州的戰亂,稍稍平復了一段時間,然而,也僅僅只是平復了一段時間,因為數年以後,上官雄所參加的那場河洛天子會,直接讓整個中原地帶,都垮了大半截。
二十來歲的年紀,呼延合實在不知道,自己還能夠有什麼突破性的成長,呼風之扇,早已經是使用的爐火純青,縱然如此,呼延一族,原本就不是依靠兵人血脈,立足於世的家族,相反,兵法和謀略,才是呼延合從小所向往的能力。
很多人只知道,呼延合是一個壞人,是一個聰明的壞人,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曾經何時,他的身邊,也有一群知己朋友。
然也。
這牛羊馬三大家族的少爺們,便是呼延合的結義兄弟,後來時局動盪不安,呼延合也已經飽受摧殘和魔性的誘導,變成了一個,不擇手段的壞人。
城內家小,斬盡殺絕,城外是已經傷痕累累,疲倦不堪的殘兵敗將,唯是一扇厚重的鐵城門,讓這些所謂的要守護城池,守護家族榮耀的將門,個個死的悽慘。
這個世界上,最可悲的事,莫過於背棄自己的初心,當年的山盟海誓,兄弟齊心,全都被眼前的利益給鞭撻的滿目瘡痍,回首望去,只剩下一個幾乎被徹底魔化的可憐之人。
在大多數人看來,呼延合是一方霸主,當世人傑,不過事實情況,並非如此,事實上,真正把控晉西北的,已經不是呼延合了,而是刀劍之力。
這與生俱來的魔氣,已經伴隨著刀劍之力的引導,形成了一個全新的人格,正如同有了精神分裂症一樣,呼延合有的時候,甚至會和自己內心深處的黑暗對話。
只是可惜,每次他光明的人格,都會被黑暗的人格所說服,因為,他早就已經別無選擇,也沒有退路。
英雄,需要有一個象徵,哪怕是邪心英雄,也需要,然而,與其說是象徵,倒不如說是一種執念。
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執念,往往會讓一個人失去理智,那是遠比發癲發狂時所暴露出來的野性還要恐怖的東西,憑藉這一股衝勁,這些人,往往可以突破自己的極限。
呼延合屬於是仁天世代的人,只是比仁天小了幾歲,因此,從一開始,他的人生軌跡,就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順利,至少,在少年時期並未成名,加上家族內部的情況,也不算頂級名流,理論上來說,將門之後的呼延合,已經有一個平步青雲的機會,只是,這個機會來的太遲了。
若是沒有犬劍狼刀,若是沒有公孫紹的鼎力扶持,只怕是早就身首異處,被族人所害了,哪裡還有什麼西北狼。
“我的生命,不足以同這些年輕後生僵持,若是我有一日突然暴斃,呼延一族內部便是又要出現問題,一旦出現問題,外來勢力,直接趁虛而入,傳承幾千年的世家,就要毀於一旦了。”
這些諸侯裡,除了潘分以外,幾乎所有人都與呼延合的年紀跨度比較大。
其中,徐行,郭,週三人,更是要比呼延合小了四十歲左右,如此,等到這三人到了不惑之年時,呼延合估計連骨灰都沒了。
當然,說是這樣說,不變則痛,呼延合雖然沒有辦法延緩自己的衰老,以及生命的流逝,卻可以讓歷史的進度,加速推進。
不久後的冬至,十五萬鐵騎,會順水而下,從晉西北,直接突襲襄縣,拉開一場,堪稱恐怖的大戰。
然而,現在還不是描述這段大戰的時候,先把時間線拉回到拱水河之戰的預備期。
那時節,正值清明,大概是在春後,夏前。
清明節也叫踏青節,寒食節。
因為節日的習俗問題,有關於祭祖的活動,所以成為了華族人非常重視的節日,五湖四海的人們,不管多忙碌,都會盡量回來祭祖。
不得不承認,節日多,固然是好事,也是一種體現傳統文化豐富感,多元化的方式,可惜,不管是社會節奏的快慢,大多數人的生活,都無法因為節日的存在而感受到一絲一毫的傳統氣息。
或許是節日不符合社會發展的節奏了,又或許是很多人都已經忘卻了,節日的存在,到底是為了什麼。
正如同元宵節吃湯圓,五月端午吃粽子,八月中秋吃月餅一樣,或許有些人,並不喜歡吃湯圓,粽子,月餅等傳統點心,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會象徵性的吃一點,哪怕只是一點點,算是過節了。
祭祖,也是如此。
誠然,仁山的確是在父兄的精心呵護下長大的。
仁天曾經不止一次的說過,因為彼此之間相差了二十歲,幾乎是一代人的差異,換而言之,父親老來得子,原本是一件好事,不過,這種事,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是比較難受的,尤其是在兄弟二人,有著非常大的年齡跨度時,最是明顯。
二十歲,正是含苞待放的年紀,那些外面世界的天才,都已經功成名就了,而仁天,則是一個縮在吳城幕僚府中,做個伴讀書童,這樣的生活,其實已經持續了十年了,也就是說,仁天在幼年時期,便已經做了伴讀書童。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杜氏一族的小少爺,被伴讀書童,親手殺死,毫不留情,那時,二人都是而立之年的社會精英,需要一個契機,來讓自己功成名就,看似相安無事,實則各懷鬼胎,這就是所謂的而立之年。
仁天並非是天才,若非一場夜間的兵變,仁氏一族,也絕對不可能完成逆襲,換而言之,他們將會是永遠的臣下,忠心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