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真的是神嘴啊。”
“這一嘗,就把海邊人,幾千年的智慧,給嘗清楚了。”
“厲害!”
裨將所言,無非是一些恭維的話,裨將開口了,周圍的戰士們,也開始說一些附和的話。
這個時候,如果覺得,戰士們是在恭維徐行這個楚王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對於大多數普通的軍人而言,他們是低階的戰士,除了服從以外,別無其他,於是,調兵遣將的指揮者,和最底層的戰士,就幾乎是沒有任何直接接觸的,畢竟,像過年這種集體聚會,一年不過一次。
再者,像徐行這種,願意與民同樂的強者,也卻是沒有幾個。
所以,戰士們看似是在恭維徐行,實則,只是為了附和裨將,因為裨將在恭維徐行,而作為裨將,自然屬於是指揮層的高階軍官。
很多人認為,裨將是低階軍官,實際情況,卻恰巧相反。
一個軍隊,往往只有一個,或者很少的將軍,而每個將軍的身邊,都會有那麼幾個副將,所謂裨將,其實就是這些主將身邊的副將,為了好聽一點,稱之為裨將。
本質上,指的是一個職位。
然而,裨將歸裨將,開會的時候,還是少不了他,不管是從撐場面的角度來看,還是從戰術分配的角度來看,裨將,都是可以被歸類為高階軍官的一類人。
有句話叫做瞞上不瞞下。
反過來也是如此。
很多時候,夾在中間的人,才是最有趣的人,畢竟,他們每天收到的諮詢,都是一手的,至於傳達下去的諮詢,是不是一手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每次有下屬,拍徐行馬屁的時候,徐行都會想起,自己在吳城當管理者的那段歲月,曾幾何時,他也是一個,需要顧及上司命令的人,雖然仁天並沒有給予他太多的壓力,吳城內部的改造,也是徐行一手策劃,一手執行,但是,頭上有一把劍,一直懸著的時候。
心態,才會端正。
徐行排斥爾虞我詐,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非常詭詐的人。
但是,徐行並不討厭所謂的阿諛奉承,因為他知道,越是懂得拍馬屁的人,心裡面,越是有著越大的慾望,同時,慾望只要不封頂,動力就不會枯竭。
換而言之,只要平衡做得好,不怕什麼拍馬屁,更不怕所謂的權謀之術,只要能夠,把問題給解決了,好人來做,壞人來做,並不重要。
用徐行的話來說,就是。
“如果多花點錢,可以讓事情做的又快又好又漂亮,那麼多花點錢,就當是我給他們發的獎金,但是他們必須讓我知道,他們具體拿了多少,好讓我記賬。”
其實,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都是至少具有兩面性的,或者說,每個事物,都是一個多面體。
一個權傾朝野的權臣,未必有謀反之心,也未必沒有。
人說是有伊尹霍光之志,便是扶正大位,匡保社稷。
若無伊尹霍光之志,則是謀朝篡位,遺臭萬年。
但是,漫漫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忠臣良將,又有多少篡逆小人。
誰能保證伊尹霍光在朝,呼風喚雨時,心裡面,沒有過改朝換代的想法?
誰又能保證,那些最終弒君篡位者,在寂寂無名,政績尋常時,沒有常懷定國安邦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