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很多人抱怨,東方沒有紳士的時候,便已經輸了,而且輸的一塌糊塗。
其實,無知是一種罪。
讓我們心中,滿懷一腔熱血,訴說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早在易經中,便有了君子的記載。
後來,東方文化,沿用了君子二字,雖然經過了幾番加工,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這便是君子的雛形。
有所為,有所不為。
敢做,敢當。
十年飲冰,熱血不冷。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書生也好。
百夫長也好。
東方的紅日,從來沒有比西方的更耀眼。
東方的皎月,從來沒有比西方的更潔白。
因為九州人心裡有數。
越是耀眼的事物,越是得不到大眾的喜愛,因為耀眼過度,便是刺眼,刺眼。
會讓人不舒服。
越是潔白的事物,越是被大眾所唾棄,因為潔白與否,不在乎自身是否清白,而是在眾人口中所言。
這讓人很不舒服。
但是,罪不加己身,人人都是聖人,都是老夫子,孔夫子。
最是懂得如何寬容包容別人。
然而,事實情況,真的是如此嗎?
“你心中的白月光,真的是白月光嗎?或者說,真的是白的?亦或是真的月光?”
當九州人用一顆滿懷猜忌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的時候,才是真正合理的情況。
若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像初見時那般純真無暇,那麼歷史,便不會前進,更不會有任何發展。
事實上,對於一個智力合格的人而言,初見時的美好,青澀,永遠是那麼可貴,但是,在熟悉後,發現了對方的問題後,認識到,對方真的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好後,才引起了矛盾和分離,這或許,才是人之常情。
或許,九州人最大的智慧,便是把一切,都做的沒有那麼好,一直都沒有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