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要從韓龍的幼年時期,開始說起。
早在韓龍只有七八歲的時候,他就已經知道了,天下事,在於人為,絕不是什麼命運使然,天命所歸。
說實話,韓龍覺得,宿命論,就是狗屁。
人定勝天,才是事實!
幼年時期的韓龍,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雄主之氣。
說是這樣說,本質上,就是因為武功不錯,所以周圍的人,都還是把這個小孩子,當成一個未來的棟樑在看待。
有天賦,也有人幫扶,如此,韓龍的個人成長,真的是順風順水。
只是,誰都不會知道,這個在不久後的未來,背叛了大楚的楚國名將,韓龍,到底是個什麼性格。
順帶一提,後世的史書,給韓龍的祖先們,族人們,都歸在了楚將列傳裡,甚至包括他的兩個親弟弟,韓蛟,韓蟒,都是楚將列傳。
唯獨韓龍一個人,是歸在了群雄世家裡。
眾所周知,列傳是士人階級的故事,世家是諸侯王,大軍閥的故事。
所以,在修史書的史官看來,當時的韓龍,確實要比他的兩個弟弟要強出不少,更是同仁天,仁山,一起被歸在了群雄世家裡。
“韓龍者,世之豪傑也。”
“世居楚地,乃為楚將,勇而不武,剛而不專。”
“韓龍名為公侯,實為王侯,歷朝記錄,皆以列傳劃本楚侯,然楚侯曾同武帝,夏祖共事,亦為世之豪傑,既入史,則當以世家為載。”
“楚侯勇猛剛強,性直率,時年,帝師乃引吳越之軍,縱橫睥睨,武帝西征,楚侯則率眾,以精兵強將,北伐,是為帝師副將矣。”
由此看來,除了極個別人,看不起韓龍以外,其實大多數人,對於韓龍的評價,都是挺中肯的,至少,是把他當做一個割據勢力的諸侯王看待,而不是僅僅作為楚將,作為仁山所封楚侯來評價。
要知道,一個人的成就,要看他有能力時的所作所為,如此,後世之人,雖然對於很多歷史人物的看法,褒貶不一,卻是對於韓龍的生平,比較偏褒義。
不得不承認,韓龍幼年時,被周圍的朋友,當做是孩子王,壯年時,更是割據領土,做了大軍閥,死後,史官似乎是有種偏愛,憐愛,可惜他的感覺,還把他幾番易主的事,做了淡化處理,可見其運氣之好,名之端倪。
這一切,都要從仁山和韓龍的分歧,開始說起。
早年間,仁天和仁山的世代,剛剛到來,那時的韓龍,似乎還是小孩子,毫不誇張的說,只是一個黃口小兒,真正意義上的,不足為慮。
稍稍算一下,就可以了。
仁山初登場時,是三十九歲,而韓龍初登場時,是二十八歲,兩個人相差了十一歲,差不多一轉。
如此說來,仁山十五六歲,在越城開始打土匪,揍流氓時,韓龍不過三四歲的小屁孩罷了。
等到仁山真正意義上,在越城取得初步穩定和一些虛名時,差不多二十歲上下的年紀,韓龍僅僅只有十歲。
其實,仁山也算是少年有成了,他也可以算是一個天才,只是可惜,在稍稍有所成長後,便是一個,不斷吹氣的氣球,最終,難免爆炸。
誠然,仁山算不上好人,他也做過,殺降,屠城的事,不過是縮小了規模,但是罪惡不在乎大小,主要是仁山做這件事的出發點,到底是什麼。
有些人,為了替父報仇而屠城,這種事,看起來似乎是沒有什麼問題。
“你殺了我爸爸,我要用你一城的老百姓來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