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他一個閃動,到了外面,到了蛇頭附近,伸手一掐冰蛇的七寸,奮力一抖手腕,冰蛇虛無之間的身體像波浪一樣起伏起來——這是斷水訣。
於是,那透明蛇體原地消失。
殺四階妖獸如殺雞,這是如今雲朵的實力。
即使他如今的修為被壓縮到煉氣期,但只要被他手捱上的東西。離水訣、震水訣、斷水訣連續施展,哪怕是練氣修為,也阻擋不住他滅敵如殺雞。
可雲朵如今的實力不僅如此。
再度回身,沒有見雲朵有什麼動作,在雲朵四周閃起了密集的電網。
噼裡啪啦的霹靂電網中,一條更粗大的冰蛇,身軀隱約可見,這條冰蛇被雷電劈中後,奮力一扭身,周圍騰起了白色的冰霧,盤起了身軀,快速彈起來……以這一條冰蛇的智商,它並不知道水是導電的,而冰的導電效能比水更強。
剎那間,雲朵第二擊形成的電網落下來,那條身軀隱藏在冰霧中的冰蛇,半伸展著的冰軀抽搐起,動作變得更加扭曲。原本準備快速彈升逃走的姿勢,因這記閃電擊中了體內神經組織,而轟然墜落。
冰蛇的身體砸在雪地上,冰蛇陡然間像是服用了一顆靈氣丹,冰軀埋入雪地的部分憑空消失。昂起的舌頭開始閃動暗淡光芒,並越來越亮。
雲朵身體一閃出現在冰蛇身旁,他笑眯眯的伸出手,興奮的喊道:“五階冰蛇王啊,我終於等到了你,還好我沒有放棄。”
被雲朵手捱到,自然是……憑空消失,並進入了沙塵空間內。
沙塵空間裡,曼珠剛剛打坐完畢。冰蛇一進入,立刻被幾十尊傀儡包圍,這些傀儡操縱著木系法術與體系法術,將冰蛇活活束縛住,而後……剝皮抽筋。
經過了芥川的搜刮。如今雲朵已不屑馴養靈獸了。再加上,如今人類已經與妖族和解,他也不好意思見妖獸,就把對方變為奴僕。
所以,對待妖獸的最好方法就是毀屍滅跡。
在沙塵空間內,那條五階冰蛇已被傀儡們分割完畢,鮮美的冰蛇肉儲存起來,蛇皮剝下蛇骨分段儲存,毒牙製作無影箭——好東西,需要收藏。
冰蛇的毒腺囊是最好的陰人工具,需要特別儲存……。
宰殺冰蛇王后,雲朵催動貔貅珠,將貔貅的氣味散發出去,告訴附近的妖獸:大雪山的新王誕生了,如今,我才是大雪山的妖獸王。
冰寒的天氣讓神識無法延伸太遠。可氣味這個東西與神識不同,雲朵的神識如今只夠伸展在體外五十米,但他的氣味卻可以擴散到方圓一百里範圍。
當然了,因為全力催動貔貅珠,雲朵也有了一些妖族的屬性,方圓一百里的妖獸氣味,同時飄入他的鼻子中——這不是人間修士的本領,純屬妖獸本能。
當他的威壓代替了冰蛇王擴散到那些妖獸鼻子中,雲朵感到大多數妖獸立馬錶現出順從,有一些妖獸稍稍頑抗一下之後,也立刻表現出畏縮的神情……
修行一天後,等畢克等三個有靈智的工具,製作出合適的保暖裝置。雲朵才能繼續上路。
先用上等的雲蠶絲紡織成後世所知的布料圖案,布料內填制火屬性的鳥類羽毛,製作出一件上品羽絨服,當然,這羽絨服上也增加了許多防禦符籙。
腳上的東西也要有品質,至少鞋底需要加上鞋釘防滑。
鞋釘用瀦龍犬牙製作,鞋子的皮質採用高階火系妖獸皮,鞋幫需要高腰,需要稍稍定型才能柔軟而堅固。行走在冰面上不容易打滑,以及崴腳……
裝備齊全後,繼續往高處攀登,不再感覺到熱量散失過快。唯一遺憾的是,越往高處走,神識越無法放出體外。到了萬米高處,神識已完全縮回體表。這時候,雲朵如同一個凡俗武士,只具備基本的防身能力,無法預判身外的危險。
對於修士來說,身外十幾米的距離並不是安全範圍。以金丹修士的攻擊速度度量,距自身三餘裡範圍外,才是安全距離。這就跟安全車距一樣,低於這個距離,還沒有來得及做出判斷,雙方已相互接觸了。
所以,接下來的行程雲朵走的小心翼翼,他先放出一尊傀儡,讓這尊傀儡在他前方五里進行探查,自己透過靈魂連線,透過傀儡的眼睛看世界。等這尊傀儡關節凍僵,雲朵馬上把這具傀儡收入空間裡,重新替換一具新傀儡探路。
這一番折騰把錦程徹底吵醒。沙塵空間內,曼珠建議:“不如製作一具木傀儡,木傀儡身體比較輕,可以漂浮在雪面上……”
空間裡的錦程馬上插話:“然而,木傀儡經不起狂風……這山頂上的風可真大,你確定要製作一尊木傀儡?”
木傀儡身體脆弱,幾乎沒有什麼防禦能力。但消耗少啊,一些不怎麼昂貴的材料,就可以製作出一個一次性,只探路的傀儡。
“我其實想不通呀,你明明有可移動的飛行器,為什麼你不躲入飛行器裡,安然度過這大雪山,偏偏要用腳來丈量地形,不理解呀不理解。”
“書中得來的東西,遠遠不如親身感受來的震撼。我需要親身的切膚感受,不是閉門坐在家中想象。從空中度過大雪山,這座雪山就是我記憶中的過眼雲煙,但如果我用腳步丈量,記憶就是我的刻痕,不可磨滅的刻痕。
再說,資訊來自交流,沒有跟環境之間的交流,怎可能體驗世情百態?”
錦程啊了一聲,略略沉思了一會兒,馬上讚歎:“你說的好有道理耶……體驗世情百態,你這是為化神做準備?……不錯,宅在家裡,無法突破元嬰,躲進深山裡,除了變蠢,也成不了高人。”
雲朵隨口繼續逗趣說:“沒錯。所謂‘避事高人’,所謂‘山中智者’的說法,純粹是智商不線上。我一聽人張口說什麼‘世外高人’,我就知道這人是蠢貨,因為這句話,就是蠢貨的標誌。
資訊來自與交流,知識需要不斷更新,否則必然老化。據說,人世間知識老化的速度,是以七年作為標準。每過七年知識翻新一次,這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