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毯這玩意實在太拉風了,王一男許諾的超級大餅立刻換來了更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然而,憧憬未來是容易的,做點過期的雞湯也是容易的,而真要直面歌利亞這樣的龐然大物,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王一男飄到黑板前,很風騷的轉了兩圈,然後伴隨著一陣煙塵,他將飛毯降落在地上。
拍了拍手,王一男大聲說,“好了,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真的實現了呢”,
“不過呢,理想和現實之間還是有一段距離要克服的,下面還是讓我們首先來面對嚴酷的現實吧”,王一男指了指陳子豪還有齊峰他們幾個上次指定的負責人,
“上次開會交代的任務,你們誰先來彙報?”。
齊峰左右看了一下,好像沒人願意當這個出頭鳥,“我先來吧”,他舉起手說,
“我們產品組的同事,最近兩週仔細的研究了威信,客觀來說,優點很多,缺點非常少,而且,百分之九十的缺點都不能認為是真的缺點,只能說是威信的開發團隊在不同的產品方向作出的權衡”。
“這是正常的,要是讓你們兩週時間就能找到一堆缺點,那鵝廠早該把威信團隊的人全部幹掉了”,王一男一點都不意外地說,
“如果非要說缺點的話,有這麼幾個”,齊峰說,
王一男很有點詫異,“你們還真能找到幾個缺點啊”,他指了指黑板,“來,過來說說”。
“首先是威信的功能太強大,太全面,這可以說是它的優點,但是反過來說,也是威信最大的缺點”,齊峰走上來,在黑板上寫下“太全面”三個大字,
“辯證法學的不錯啊”,王一男點點頭,“過猶不及,是這個道理”。
“事實上,威信從核心功能上,可以分割為兩個獨立的部分”,齊峰接著分析,
“第一個部分,是聊天的工具,包括了一對一的文字聊天,語音聊天和影片聊天,以及基於群的多對多的文字、語音和影片聊天”,
“當然,文字聊天裡面包含了圖片、錄音和短影片的功能”,
“這個應該是威信最早的功能,也是最核心的功能了”,王一男說,
“我順便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注意到沒有,除了威信以外,手機企鵝的功能其實也相當完善了”,
“那麼,同樣作為聊天工具的手機企鵝,和威信有什麼明顯的區別嗎?”,王一男問,
會議室裡面開始出現低低的討論聲,大家在王一男提出來之前,還很少考慮過這個問題,“手機企鵝的使用者應該年齡要大一些吧”,有人說,“恰恰相反”,王一男搖搖頭,“中學生、甚至小學生更喜歡使用手機企鵝”,
“這個問題同樣沒有標準答案,說一說我的理解吧”,王一男在黑板上寫下“匿名”兩個字,
“手機企鵝的前身,也就是PC端的企鵝出現在網際網路的蠻荒時代,那個時代對於絕大多數人來所,網際網路是神秘的,未知的,而人們對於未知的事物,總是充滿了恐懼”,
“因此,PC端企鵝流行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匿名性,因為匿名提供了最好的安全性,有句話不是這麼說的嗎”,王一男說,
“在網際網路上,你不知道跟你聊天的是一個人,還是一條狗”,
“然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Things Changed(事情改變了),移動網際網路已經透過手機深入的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與此同時,也失去了神秘感,人們不再恐懼”,
“於是,大部分匿名的需求不自覺的消失了,你們可以看看自己的威信,是不是絕大多數聯絡人都是自己的熟人?”,王一男問,
“是哦”,“好像是的”,“至少見過,或者打過交道”,
“你們再看看自己的手機企鵝,是不是絕大多數聯絡人都是陌生人?”,王一男接著問,
“好像確實如此”,“大部分人都是網友”,“基本都隱身了”,“潛水了”,
“讓我發個紅包炸一炸”,還有人真發了個紅包,“我靠,全炸出來了,都隱身”。
“這樣一來,中學生或者小學生更喜歡使用手機企鵝也就很容易解釋了,因為這樣的小朋友,現實世界中沒有足夠的熟人社交圈子,所以他們需要透過網際網路來發掘匿名的社交關係,這和我們在蠻荒時代的網際網路使用PC端企鵝是完全一樣的”,王一男總結到,
“默默為什麼可以在威信如日中天的時候,分到一點點殘羹冷飯?”,
“就是因為他看準了威信是熟人社交,所以把自己定位在陌生人社交,避開正面戰場,從而成功的挖到了一部分想要在手機上發展匿名社交的使用者”,王一男說,“當然,默默也因此失去了跟威信正面交鋒的機會”。
王一男在黑板上寫下“熟人”,“陌生人”兩個詞,在上面打了個問號,“這也是我們接下來面臨的重要選擇之一”,他指了指齊峰,“你接著說”。
“威信的第二個重要部分,是朋友圈功能”,齊峰在黑板上寫下另外一個詞,“圍脖”,
“我們可以認為朋友圈是熟人間的圍脖”,齊峰說,
“但是,熟人間的圍脖這種概念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王一男敲了敲黑板,“很有意思,我還是第一次聽見這種說法,你詳細解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