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廂內只剩下了小肥的咀嚼聲,人、妖、鬼分別陷入了不同程度的沉默。
秦立做了這麼多年鬼差,在陰司裡所見情愛故事無數,悲喜皆有。
不是你愛我我不愛你,就是我愛你你不愛我,再或者你愛我我也愛你,但中間始終有一個第三方想方設法的阻止。
無來也就只有這三種情況而已,其中曲折,秦立一向沒有興趣深究。
小肥則是完全不懂,相比起來眼前的食物比女人的吸引力海了去了。
至於于晴,表面上看起來也沒有什麼變化,事實上,卻是絞在一起的手指瞬間勾死,指節因為過度用力而泛起蒼白。
“未婚妻”三個字對她來說同炸雷無異, 于晴努力維持住表面的平靜,等待方明繼續說下去。
方明頓了頓,于晴的手藏在桌子下面,他看不到,但他能很清晰的感受到于晴情緒的變化,這種變化在秦立和小肥的對比下尤為明顯。
方明又猶豫了,他不是情竇初開的少年郎,相反他是跨越了千年時光的宋朝孤魂,于晴的心思他如何能不清楚,只是他一直想要減小帶給於晴的傷害。
而眼前于晴情緒的變化,讓方明懷疑自己這麼做到底是對是錯。
然箭已在弦上,由不得方明再選擇發不發。
再說,早晚都是有這麼一天的。
方明只猶豫了一個呼吸的功夫,就繼續說下去,就像是說累了換口氣:
……
我出生的時候正好是太祖皇帝即位兩年,太祖皇帝終結了五代十國以來的動盪不安,民不聊生,建立北宋,民生得以修養。
我父親藉著太祖皇帝發展國內經濟的政策——田制不立,不抑兼併(國家土地所有制建立不起來,在承認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對土地兼併不加干預),迅速累積起足夠的資本,從普通小農直接翻身成了地主。
雖然太祖皇帝的這一政策一直被人詬病,但也確實讓人人都有資格爭取改變命運的機會,我父親正是藉此機會改變了方家的命運。
當然,能成功翻身既是我父親有有能力有本事,也是運氣使然,最終成為了享受到“機會均等”的一小輟人。
又受益於太祖皇帝鼓勵扶持民間商業發展,抬高商人地位,方家乘著這股清風一躍成為富甲一方的存在,我便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莫離,是方家還是農戶時的鄰居,顧家的女兒,兩家時常互相幫助,互通有無。
方家發家之後,我父親並未忘記這個舊時的鄰里,還帶著顧家一起做生意。
莫離也是在那個時候就住進了方家,和我一起讀書,寫字,學習琴棋書畫。
呵,記得那時那個瘦丫頭進門的時候,眼神怯怯的,渾身上下找不出二兩肉。
可唯有那雙眸子,乾淨清澈,如同一江春水,溫暖且生機勃勃,讓我眼前一亮。
之後我便不斷的找好吃的給她吃,希望她不要再是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