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們舉止神態,從好的方面說,叫豪邁不羈,燕趙慷慨悲歌之士。但站在李邦華角度來說,這些人就是小人得志,得意忘形,實在是看不慣之極。
他們很多人在大談塞外大捷之事,顧盼自雄,陣陣狂笑中,紛紛說道。
“我靖邊軍是無敵的!”
“大將軍戰無不勝,塞外大捷,早在楊某意料之中!”
“滅了漠南,下一步就是漠北了!彈指間群醜灰飛煙滅,試問群雄,何人是吾軍敵手?”
“好!孫兄這話說得豪邁,當飲一杯!”
這些人喝了酒後,又開始齊唱《馬踏燕然》,嗆啷的龍吟聲,有兩個傢伙抽出利劍,伴著節拍,更開始起身舞劍。
他們離李邦華不遠,唱得他是坐立不安。
劍光閃閃,也看得他與馬國璽人等膽戰心驚,身旁隨員,同樣心驚膽戰。他們沒有持刀證,為免麻煩,只潛藏了小匕首,看到長劍閃閃,豈能不懼?
李邦華有心離這些人遠一點,到樓下去坐,再一看,下方竟有十幾個人在舞劍。
他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心中一個勁在閃:“群魔亂舞!”
好容易等這些人停了,他們又開始談起最新報紙內容,全民招募都護府吏員,發動民眾墾殖開發漠南等事情。
就聞他們紛紛道。
“沒說的,趙某必定響應大將軍號召,為開發漠南,盡我綿薄之力。”
“嗯,某打算投兩千個銀圓,到塞外看看有什麼好機會。”
“大將軍從來不會虧待我們,諸君,不要猶豫,有本錢的,只管掏出來。”
“不錯,有句話叫搶佔先機,一步進,步步進,一步退,步步退!我等到這一步。靠的是什麼?就是佔了先機,吃了頭啖湯,看看原先那些死守田地的,有什麼出息?到現在連雲煙都買不起。”
“好。孫兄這話又說得對了,來,吾等再飲一杯!”
李邦華與楊國柱瞠目結舌,看鄰近的這些保安州人,隻言片語間。決定的投資本錢,已經超過銀圓一萬兩。
似乎他們對王斗的信服,已經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自己眼中的這些可惡之輩,卻是王斗的最堅定支持者,似乎王鬥作出什麼決定,他們都會不假思索跟從一樣。
確實,他們眼前過的好日子,也只有王鬥能給他們,換成他李邦華。第一步就是要收拾這些人。
李邦華還內心再次不是滋味,王鬥隨便在報紙上說說,就萬民景從,換成朝廷要號召民眾,是何等的困難?
讓李邦華略略舒服的是,這些人說的盡是官話,不是嘰裡呱啦的當地土語,會聽得順耳些。聽聞王鬥在宣府鎮大力推行官話,外來人有會言官話者,也較容易找到活計。
而且不得不承認。這些人粗鄙歸粗鄙,然人人識字量倒不少,非是白丁之輩,從他們儘可嫻熟觀看報紙就可以看出。
聽聞王鬥起家時。以種種手段在軍戶匠工中推行學識。識字者也可以更快被提拔,更容易發家致富,到了現在,至少在保安州之地,當地學識的普及率,甚至高過了江南之地。
特別靖邊軍中。更一色的知識分子,算大明唯一一隻高學識軍伍,畢竟他們年輕,可塑性更高。
好容易看這些人安靜了,只在議論吏員之事,言家中子弟的,可以送去報考,他們很多人子侄親輩,眼下都是靖邊軍的軍官,子弟有人從軍是一條路,從政,同樣是一條路。
不過他們中有些人丁口單薄的,就有人憂慮家中子弟皆從軍從政去了,怕到時沒人經營繼承家產,隨後話題就轉到現在宣府鎮很流行的專職管事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