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倒猢猻散,跟隨的主子已經眼看著沒有未來可言了。
更糟的是接連的戰鬥所遭遇的對手都是些妖魔鬼怪,他們在過去經歷了慘痛的傷亡和分裂而之後的每場戰鬥也都有所損失。現在又加上了巫女一行這樣大量的需要保護的物件。
鳴海和小少爺這樣的領導階級或許還可以出於高尚情操同意這樣的事情,並且巫女們也確實為團隊的前進起到了重要的協助作用,可明眼人都知道盯上她們的敵人強度有多高。
說白了是自身難保還要帶著拖累,這樣的局面他們能維持這麼久的忠誠其實也算是不錯了。
只是逃歸逃,光是自身逃走的話雖然會鄙夷是懦夫沒有武士精神他們也尚且還能理解。又要逃跑又捲走一大筆物資還帶走了本來就不夠用的馬匹,甚至還要留下一封信來告訴你他們的所作所為全都是合法的正義的,如果你聲討他們你才是壞人。
這就真的有點氣人了。
“他們往濟州方向逃回去了。”檢查過馬蹄印的賢者如是說著:“可能是帶著大筆資金想去投奔藩地軍。”
“叛徒!叛徒!”阿勇大聲地罵著。
“追擊的話。”鳴海看了一眼周圍的樣子,如今隨著這兩人的離去本就捉襟見肘的戰鬥力更少了。無戰鬥力的護衛物件有青田家眷、博士小姐和藥師們還有傳教士、巫女一行和重傷昏迷的鬼族。若是拖著馬車的話他們勢必追不上騎著馬高速狂奔的逃兵,但如果不帶上馬車只把一部分人分出去追擊的話,戰鬥力就會變得更少,遇上敵人的話只怕護衛物件們會傷亡慘重。
所以他們追擊不得,尤其是對方是朝著濟州的方向逃去的。
這兩人是否是考慮到了這些因素才做出這樣的決策我們不得而知,但他們的離去和捲走物資的行為確實是對一行人造成了相當嚴重的打擊。
經濟方面的因素暫且還可以接受,儘管被捲走大半但他們帶出來的財物在節省支出的情況下還勉強能支撐兩三個月的開支。雖然考慮到後續購入替換裝備和各方面因素恐怕這筆錢會很不經花。
真正嚴重的還是士氣上的打擊。
就像阿勇和另一名武士急著撇清關係的憤怒表現隱喻的一樣,這兩名逃跑者自己或許是自由了,卻留下了令不信任種子發芽的爛攤子。
財物仍舊要放在外面?還是專門派人保護?
那又要派誰看守?
阿勇和另外一名武士之前和這兩人走得很近,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有沒有潛在的壞心思。全盤信任在眼下這種局面顯然已無可能,但過激的戒備行為可能反而會逼得團隊內部分裂。
“明擺著把他們當賊防著的話,哪怕原先是忠誠的,也會因為寒心而被逼著脫離。”賢者小聲告誡小少爺的話語確鑿無疑地傳到了他的內心,讓因為局面而產生了敵意的青田家管理階層幾人多多少少冷靜了一些。
情感與理智產生衝突的時候,許多人都會傾向於讓憤怒佔據自己。
被背叛了就想要報復,遭受了不快就想要將怒火發洩出去。一味地遵循情感誠然會讓你成為與野獸無異的存在,但一味壓制為了所謂大局著想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真正的冷靜不是單純壓抑情感不讓情緒爆發,而是思考。
不讓情緒掌控自己,綜合起現有因素進行分析,作出有益而正確的決定——追擊他們進行報復得到的滿足和因此潛在的可能會失去的東西,將這兩者放在天平上作出衡量,視乎自身覺得哪個更重要而作出決策。
彌次郎最終下達的決定沒有出乎預料,他們終歸還是放棄了追蹤這些人。但背叛者沒有得到懲罰顯然會助長潛在的叛逆行為,而小少爺所做之事代表他多多少少也開竅了。
“請先生,成為仲裁人。”他對著亨利如是開口。
所謂的仲裁人,是和人貴族之間一種特殊存在——可以將其設想為華族認命的可以斬殺武士的代行者這種角色。
他們類似於華族意志的延伸,擁有自行評判和處決叛逆的下級武士的許可權。雖然任命一個南蠻人顯得極其離經叛道,但基於賢者的戰鬥力是整個團隊內部有目共睹的,彌次郎的這句話其實也就相當於警告那些心懷不軌之人:
“如果你們也想背叛,你們將面對的就是他的劍。”
依然溫文爾雅,充滿了和人的風格,沒有把矛盾擺出來攤開了對罵。但對知曉其含義者而言卻也已經足以成為震懾。
這樣的處理方式讓高階武士們顯得相當滿意,仍舊年青稚嫩的小少爺算是展露出了一家之主應當有的氣量:不饒恕背叛者,卻也不對忠誠者步步緊逼。寬恕與嚴厲並存,這正是和人社會中對於掌權者的美好願景。
儘管他仍有長足的道路需要前進,但這正是年輕的好處。
糟糕的意外插曲過後大多數人無心睡眠。坐著整理起東西等來了天明,但似乎命運也並非一直拒絕眷顧他們。
或許是因為環境中魔力增長啟用了保命符文的作用,或許是巫女們的細心照料見效了,也更有可能是兩者皆有。
在清晨的第一縷曙光灑下之時,巨大馬車中傳來了些許呢喃之聲。
沉睡的鬼族勇士們。
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