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地的西南角,也即是璐璐一族原先定居的這片區域內熊的密度很高。
與越靠北生物體型越大的法則異曲同工,熊這種生物毛色越淺體格也會越大。在最北端的地區生活著的白熊雙腳站立起來的時候足有3米5的高度,平均體重足有600千克的它們是人類已知的陸生熊科動物當中最大的存在,在面對這些龐然大物時即便是蘇奧米爾的雪虎和恐狼也只能夾著尾巴逃跑。
夷地的熊皆是棕熊,毛色介於深色和淺色之間的它們體格也適中。但即便是這樣,最小的成年個體也可以有200千克以上。
與人類相似,熊的個體當中也是公熊體格要比母熊更大。
不單如此,公熊的攻擊性和領地範圍也會相應增加。熊這種生物對於自己的領地十分重視,不光是針對同類,人類擅自闖入也會導致兩者產生衝突。
因而夷人的定居點多處在平原,與熊生活的高海拔山巒地區隔著一段距離。
兩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相安無事,只有人類上山狩獵的時候才會產生交集。
但凡事都有例外。
這頭熊很明顯是公熊,一方面是因為母熊會在冬眠期間產仔,但腳印旁邊並沒有幼崽更小的足印伴隨;而另一個原因,則是它相當巨大的尺寸。
身高一百九十五公分的賢者有著一雙與體格相稱的大手,從指間到手腕足有22厘米長。但就連這樣的他在把手放在地上和那個光是爪子就有15公分長的足跡比較的時候,也顯得小巧了起來。
熊的爪子是沒辦法像貓科動物那樣收回去的,這也是獵人們用以辨別足跡的要點之一。
從足跡的大小可以估算出大致體型,但這個足跡相較起這種體格應有的樣子,卻顯得有些淺。
熊可不會踮起腳走,而且即便這麼做雪地也不會對你的體重撒謊,更輕的體重結合仍舊是冬季的事實,這是一頭被餓醒的不眠熊這一事實暴露無遺。
而如此一來,他們的處境就變得危急了起來。
成年公熊的領地範圍最大可以有兩百公里,這座小山坡與長屋的距離不足這個數字的百分之一。它本不應來到這裡,顯然是在飢餓的促使之下向著人類勢力的範圍前進了。
熊的嗅覺十分敏銳,甚至比人類倍加信賴的獵犬要強出好幾倍,所以它很有可能是循著長屋烹調食物的氣味一路追來的。
而既然已經靠近到了這麼近的距離,那麼在大雪封山的冬季它下一步會前往的地方毫無疑問地是唯一有食物的人類村莊。
一頭飢腸轆轆但並不愚蠢的熊,即便長屋的木門可以扛住衝擊,它也會埋伏在灌木和房屋的拐角等待夜晚有人外出上廁所的時刻襲擊。
這是未來可見的威脅,但比那更緊要的是——
三人已經進入了這頭熊的領地範圍。
在寒冷冬季為了節省燃料和淡水一直沒怎麼洗浴的人類身體,連他們自己都能聞到衣物上的汗臭味,這就更不要提嗅覺遠超人類的棕熊。
“快點做好準備,雪橇丟了。”賢者果斷地下達了決定,而旁邊的璐璐更是已經掏出了腰間的山刀,接著迅速地靠近到了附近將一棵已枯死的一握粗小樹砍倒,迅速地切削掉上面多餘的枝丫。
接著“啵”地一聲把山刀的木製握把卸了下來,露出了裡頭圓柱形中空的鐵管刀莖,又迅速地切削處理了一下樹幹,將小刀套在上面之後在一顆大樹上砸了好幾下確保套緊。
3分多鐘的時間裡,她麻利地將身上的山刀轉換成了一支短矛,動作之迅速令我們的洛安少女有些目瞪口呆。
雪橇上放著伐木用的斧子,這是他們從歐羅拉一路帶過來的,乘船的過程當中被海風腐化多少有些鏽跡。加上兩人身上也帶著的西方樣式的匕首,這就是他們所有的裝備。
和璐璐一樣,亨利和米拉也將手裡的匕首捆在了棍子上做成了矛。因為不是專業獵刀的緣故,他們得削出來缺口再用繩子綁緊而不是直接套上去,這多少花了一些時間,以至於準備完畢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十來分鐘。
三支矛加上兩把斧頭,礙事的雪橇被丟在了身後。他們做好了目前能做的所有準備,但這種武器充其量只是應急使用,面對皮糙肉厚的棕熊不一定能夠派上理想的用場。